开花结荚期,要增施磷钾肥,可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也可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以提高豆角的产量和品质。
四、植株调整1. 搭架引蔓:当豆角植株长到30厘米左右时,要及时搭架引蔓。一般采用人字架或三脚架,将豆角蔓引到架上,使其向上生长。
2. 打顶摘心:在主蔓长到2~2.5米时进行打顶摘心,控制植株高度,促进侧枝生长,增加开花结荚数。同时,要及时摘除下部的老叶、病叶和黄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种植豇豆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避免病虫害:农业防治1.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豇豆品种,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 轮作倒茬: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可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一般与非豆科作物轮作 2 - 3 年。
3. 清洁田园:种植前清除田间及周围的杂草、残株和病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源。收获后及时将田间的病残体清理干净,集中销毁或深埋。
4.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避免偏施氮肥,以免植株徒长,降低抗病性。
5.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物理防治1. 黄板诱杀:在田间悬挂黄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黄板的高度应与植株高度相当,一般每亩悬挂 30 - 40 块。
2. 银灰膜驱避:在田间铺设银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可驱避蚜虫。
3. 防虫网阻隔:在棚室通风口和门口设置防虫网,可阻止害虫进入田间。防虫网的目数一般为 40 - 60 目。
三、生物防治1. 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田间的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等,可控制害虫的数量。
2. 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
四、化学防治1. 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预防病害的发生。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温汤浸种、药剂拌种等。
2. 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有高温闷棚、药剂消毒等。
3. 药剂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同时,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用药。
豆角具有以下药用价值:
一、营养成分及功效豆角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
1. 豆角中的蛋白质是维持机体免疫机能的重要营养素,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2.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 a,对眼睛健康有益,可预防夜盲症等疾病。
二、健脾和胃豆角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够调理消化系统,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补肾止带对肾虚所致的白带增多等情况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四、利水消肿豆角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尿作用,可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对于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豆角的药物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养支持豆角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k、维生素 b 族等)和矿物质(如钾、镁、铁等)。这些营养成分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二、消化系统益处1. 健脾和胃:可调节脾胃功能,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促进消化:其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和缓解便秘,维持肠道的正常排泄功能。
三、其他作用1. 补肾止带:对肾虚引起的白带增多、腰膝酸软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 利水消肿: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豆角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