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
- 外观呈黄色椭圆形,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豆中之王”的美称。
- 可以加工成多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皮、腐竹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材。
- 还可用来榨取豆油,制作酱油等。
蚕豆:
- 表皮为青绿色或灰褐色,形状较大且扁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 可以炒着吃,口感酥脆,也可以煮成五香蚕豆,作为休闲零食。
- 嫩蚕豆还可以用来炒菜、做汤等,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黄豆种植:
一、播种前准备
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保水性强的地块。避免连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 整地:深耕土壤,深度一般在 20 厘米以上,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施入基肥,如有机肥、复合肥等。
3. 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要求种子饱满、无病虫害。
二、播种
1.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播种。春季播种时间为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夏季播种时间为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
2. 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点播的方式。条播时,行距一般为 40 厘米左右,播种深度为 3~5 厘米。点播时,株距一般为 15~20 厘米,每穴播种 2~3 粒种子。
3. 播种量: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肥力确定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 4~6 千克。
三、田间管理
1. 间苗定苗:在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和过密苗。一般在幼苗长出 2~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4~5 片真叶时进行定苗。
2. 中耕除草:在黄豆生长期间,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防止杂草与黄豆争夺养分和水分。一般在黄豆出苗后、分枝期和开花期进行中耕除草。
3. 施肥浇水:黄豆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在播种前施入基肥的基础上,还要根据黄豆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在黄豆分枝期和开花期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 10~15 千克、硫酸钾 5~10 千克。同时,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病虫害防治:黄豆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豆荚螟、根腐病等。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加强田间管理等。
四、收获
1. 收获时间:黄豆一般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收获。当黄豆叶片大部分脱落,豆荚变成黄色或褐色,种子变硬时,即可收获。
2. 收获方法:可采用人工收割或机械收割的方式。人工收割时,要将黄豆植株割倒,晾晒几天后再进行脱粒。机械收割时,可直接将黄豆植株收割并脱粒。
蚕豆种植:
一、播种前准备
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蚕豆忌连作,最好与其他作物轮作。
2. 整地:深耕土壤,深度一般在 20~30 厘米,然后耙平、耙细,使土壤疏松、平整。
3. 施基肥:结合整地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2000~3000 千克、过磷酸钙 30~40 千克、硫酸钾 10~15 千克。
二、播种
1. 播种时间:蚕豆一般在秋季播种,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一般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播种。
2.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蚕豆种子晾晒 1~2 天,然后用温水浸泡 24 小时,捞出后沥干水分,用根瘤菌拌种。
3. 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点播的方式。条播时,行距一般为 30~40 厘米,播种深度为 5~6 厘米。点播时,株距一般为 20~30 厘米,每穴播种 2~3 粒种子。
4. 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 10~15 千克。
三、田间管理
1. 查苗补缺:播种后 7~10 天,要及时查苗补缺,确保全苗。
2. 中耕除草:在蚕豆生长期间,要进行 2~3 次中耕除草,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