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对黄疸、痔疮、腰酸背痛、跌打损伤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牛奶果的种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繁殖方法
1. 种子繁殖:四季均可进行。将种子播于细润沙或疏松的壤土中,保持土壤湿润。一般 15 - 30 天可出苗,但冬季播种出苗时间会延长至 50 天以上。育苗期间要做好防护,避免暴晒、暴雨等灾害。
2. 扦插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选取 2 年生以上的枝条,剪成 10 - 15 厘米一段,插于疏松土壤或细润沙中,入土 5 - 7 厘米,保持湿润并适当追施肥料。20 - 30 天可萌芽,40 - 60 天可生根,100 天左右可移栽或上盆。
二、土壤要求
牛奶果不择土壤,但盆栽宜选用疏松的土壤,花盆口径 25 - 40 厘米均可。地栽时株行距以 50 厘米x60 厘米为宜,每亩植 2200 株。栽植时要施足基肥,以促进植株迅速生长,提高坐果率。
三、种植时间与坐果情况
一般春季栽培,夏秋均可坐果;夏季栽培,秋季可坐果;秋、冬季栽培,则第二年 4 月份后坐果。
四、田间管理
1. 追肥:为保证果多果大,一般每 40 天追施一次肥料,最好使用农家肥或复合肥。
2. 修剪:根据植株萌发情况及所需造型,剪去弱枝和无效枝。每年冬末可进行重剪,使植株矮化,控制枝条消耗养分,提高通风透光效果。
以下是牛奶果从种植到发芽、成株及结果的过程:
一、种植
1. 繁殖方法
- 种子繁殖:选择饱满的种子,在适宜的季节(四季均可,但冬季出苗慢)播于细润沙或疏松的壤土中,覆盖薄土,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 扦插繁殖:春、夏、秋三季进行。选取 2 年生以上健康枝条,剪成 10 - 15 厘米长的插穗,插入疏松的基质中,深度约为 5 - 7 厘米,浇透水并适当遮荫,保持基质湿润。
2. 土壤选择:牛奶果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盆栽可选用营养土,地栽时要进行土壤改良,施足基肥。
二、发芽
1. 种子繁殖发芽:一般 15 - 30 天可出苗,冬季播种可能需要 50 天以上。在此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
2. 扦插繁殖发芽:20 - 30 天可萌芽。萌芽后要逐渐增加光照,但避免强光直射。
三、成株
1. 苗期管理:当幼苗长出 2 - 3 片真叶时,可进行间苗或移栽。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及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2. 生长过程:牛奶果生长迅速,枝条柔软。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修剪,保持良好的树形。同时,要根据生长情况进行施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
四、果实
1. 坐果期管理:牛奶果一般在种植后的一定时间内开始坐果。坐果期要加强水肥管理,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避免果实受损。
2. 果实成熟:牛奶果成熟后果皮红色,果肉淡黄色。成熟时间因种植时间和气候条件而异。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避免过熟掉落。
总之,种植牛奶果需要耐心和细心,从种植到收获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
牛奶果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农业防治
1. 选择健康种苗:在种植牛奶果时,要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种苗,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复合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叶、病果,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4. 合理修剪:定期修剪植株,去除过密枝、弱枝和病枝,保持植株良好的生长态势。
二、物理防治
1. 诱杀成虫: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
2. 黄板诱杀: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