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她下山救灾,她确实做到了。”
无问僧环视四周,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问道:“你们有没有人反对这个看法的?”众人面面相觑,皆无异议。 无问僧见状,点了点头,然后对赵不琼说:“看来大家都觉得故事里的赵不琼没做错什么,那你现在可以谈谈你的启发了。” 赵不琼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自己写下的内容:“这个故事里,李一杲和赵不琼师兄妹下山是为了救灾。两人的救灾方式不同,师兄最初的方法是劫富济贫,他根据老百姓的评价来判断谁是坏人、谁是恶人,然后进行劫富济贫。但是,随着救灾所需的财富越来越多,几个恶人的财富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对善恶的判断也逐渐扭曲,甚至不分善恶,只为达到目的。所以,我的第一个启发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判断善恶,是有问题的,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很可怕。 师妹选择的救灾方式不同,她在救灾时,并不是以区分善恶来救济,而是一视同仁。她熬粥救济,虽然粥的味道并不好,但这样,不是真正的饥民就不会去吃她救济的粥。而且,她是以劳务来换取救济,而不是纯粹的慈善,这样就可以持续救济,不用担心无以为继。 最后,我认为,劫富济贫不应该是对富人财富的掠夺,而应该是对富人财富的交换,这才是真正的劫富济贫。”说完,赵不琼抬头看向无问僧,心中有些忐忑,等待无问僧的评判。 无问僧听完,点了点头,又转头问王禹翔:“你觉得这个故事里面体现了什么高科技吗?” 王禹翔一脸喜色,答道:“老师,苦薯应该就是木薯吧?听故事里的意思,当地人原本不知道苦薯这种农作物,也不懂酿酒。所以,故事里提到的种植苦薯的技术和酿酒的技术,其实就是高科技。苦薯虽然有钱人不吃,但饥民吃了能救命;而酿出来的酒,算是富裕人家才能享受的奢侈品,穷人喝不起。但如果用酒来交换富人的钱,穷人就能改善生活,不必再单纯依赖营养较差的苦薯了。” 无问僧点了点头,赞许道:“你们都总结得不错。第一,外表看起来黑心的人不一定真的黑心,看起来善良的人也不一定真的善良;反过来也一样,黑心的人不一定做不出善良的事,善良的人也不一定不会做错事。第二,到底应该自己证明自己还是让别人来证明自己,这一点要想清楚,自证善不如自证恶。第三,富人致富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是好人或者坏人,但如果没有人致富,也就没有人能够济世救人。你们对这些总结得都不错,但这些都是普适性的道理。有两条非常重要的,你们还没提到...” 说到这里,无问僧环视了一圈众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个故事是我讲的,难道你们就没想过,故事本身可能是错的吗?有很多故事,本身就带有毒性。所以,你们首先不是要解读故事说了什么道理,而是要质疑故事本身。比如,为了救一个人而牺牲整个城市的故事,可能很感人,也可能启发人的善良,但这样的故事本身就是有毒的。你们连我都敢殴打,为什么就不敢质疑我讲的故事呢?哼!” 几人一听无问僧这样一说,顿时面露惶恐之色,不敢吭声。无问僧又看向赵不琼,目光柔和下来,语气温和地说道:“不琼啊,这个故事你回去想一想,你做错了什么?不是你个人,而是你作为师妹这个性别角色,做错了什么。你不用回答我了,你回家跟一呆哥讲讲,你们俩自己去理解吧。” 无问僧抬头望了望天色,见日已西斜,便站起身来。他看向王禹翔,语气中难得地透露出一丝温和,缓缓说道:“翔子哥,故事里的真正高科技其实是仙器和仙法,那可是高到没边的高科技。但你却把它们忘了,只记得能造福民众的木薯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这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心里有数。” 王禹翔迎上无问僧那锐利的目光,瞬间感受到一股汹涌的杀意扑面而来,心中豁然开朗——原来,真正的高科技,藏在那不为人知的杀人技中!没有杀人技作为支撑,任凭你计谋再巧妙,也只是徒劳无功;任凭你科技创新如何炫目,终究只能成为他人菜单上的佳肴! 无问僧轻轻瞥了王禹翔一眼,随即转头望向赵不琼,语气愈发温柔起来,“不琼啊,你是不是想说,故事里的师妹其实不该和师兄分道扬镳,而应该坐下来好好商量,携手合作?这样一来,后面那场差点无法收拾的悲剧或许就能避免了。要不是他们俩的师父法力通天,恐怕师妹回去后,故事里就得添上一笔她殉情的桥段了,那可真能赚人眼泪啊。不过你得记住:我宁可听你们讲那些腹黑的故事,也不想听什么感人肺腑的段子。感人的故事,留着梦里听听就算了。” 无问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