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直亲王府、毓庆宫和诚郡王府上也纷纷传来好消息。
虽然被诊断出来是双胎,但是良贵人的肚子和德妃的肚子比起来也没有大多少,对此,胤禩是又高兴又担心。
高兴自然是因为肚子不大,那两个孩子一定不会很大,他额娘生产起来会顺遂很多。
但是担忧,也是因为他担心孩子这么小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要是像十一胤禌那样一直病歪歪的,那就不妙了。
根据胤禩的记忆,胤禌就是康熙三十五年没的。
原本因为宫里人不太信西医的缘故,纵使当初胤禟被洋人传教士治好,宜妃也依然是让从前的太医给胤禌看的病,纵然胤禟因为自己病症被治好的原因力荐,宜妃也没怎么当一回事儿。
胤禟是宜妃的儿子,在宜妃的眼里,他就是个孩子,他说的话,宜妃当然不可能全听。
但是在胤禩请了皇帝亲自出马给传教士太医背书打保证以后,宜妃倒是放手让西医一试了。
洋人有一些殊为可怖的医疗方法不假,譬如放血疗法之类的,但是在大清的皇宫,他们倒是不敢用这种方法治病,而是尽心选择一些特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