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年更为得意,饮了一口酒,又挟了两筷菜,这才慢悠悠道:“于大侠收徒,除了看品行出身外,还要收取一定的拜师费,此乃众所周知之事,亲传弟子纹银三千两,记名弟子一千五百两,可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不错,确实如此。”
“是啊,是啊,我们也曾有所耳闻。”
“那少青兄的二哥,又是什么弟子呢?是亲传还是记名?”后面有人问道。
紫衣青年撇了撇嘴,似是不屑作答。旁边有人替他解释:“少青兄的二哥自然是亲传弟子,否则怎会有排名。”
“哦,原来如此,冒昧冒昧。”
那紫衣青年摆了摆手,又接着道:“想当初对于收费之事,也有许多人想不通,说什么于大侠乃江南领袖,正道典范,怎么收徒还要银子呢?岂不有失身份。对此于大侠曾说,‘我行侠除恶,分文不取,此乃为道。为了朋友,我倾尽所能,两肋插刀,此乃为义。道义之所在,我死而无怨,可毕竟我也是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一个侠字虽可立命,却无以安家,我总不能空负一身所学,让他们老无所养,少无所依啊,至于收徒费用,我问心无愧,诽我者也罢,谤我者也罢,愿者自来,厌者自去,光明绝不勉强。’”
说到这里,那紫衣青年神色凛然,语气铿锵,仿佛此刻他已化身为光明大侠一般。
“这才是真正的大侠啊,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实令人肃然起敬。”
“是啊,哪像有些人,只管嘴里说的漂亮,什么仁义道德,高风亮节,实则却是卑鄙无耻,假仁假义。”一时间,沸沸扬扬,议论声四起。
那紫衣青年咳了两声,众人忙都安静下来,只听他又道:“今日有兴,便索性讲个透彻,就拿亲传弟子收银三千两来说,我们不妨做个比较。以当下而论,想在江湖中拜一位二流高手为师,低于两千两银子只怕不成,除非名声稍次些,大家以为如何?”
在场的大都是武林中人,对此心知肚明,纷纷点头称是。
“而若想拜一流高手为师,那可就不好说了,从数千两到上万两都有,人家还未必肯收,至于那些名门大派,就不光是银子的事了,还要有引荐和机缘……”
“还有人脉关系,和家族势力。”远处有人接口。
“别打岔。”旁边一人道。
那紫衣青年又道:“如果我说,于光明于大侠,乃是真正的一流高手,诸位不会有什么异议吧。”
“不会不会,绝不会!”
“于大侠乃当之无愧的一流高手,谁敢不信!”众人纷纷嚷道。
那紫衣青年笑了笑:“以这样一流高手的实力,江南领袖的身份,收亲传弟子,不过区区三千两,诸位还觉得贵吗?”
“不贵不贵,真心不贵。”
“岂止不贵,这简直、简直就是远远超值啊。唉,只恨我没那么多银子,痛失机缘呐!”有人拍着大腿,一脸懊恼。
待议论声稍顿,紫衣青年又接着道:“况且于大侠还亲口言明,亲传弟子至少授业五年,记名弟子授业三年,管吃管住,当然要另交些费用,艺成之后可出师,可留用,可推荐,可谓前途无忧啊,请问如此尽心又负责的师父,这天下又有几个?”
也许他觉得此话有些太满,又接着道,“不管有没有,反正我没见过,至于那些中伤诽谤于大侠的,无非是因为财路被断,或饭碗被抢,不能再滥竽充数,招摇撞骗罢了。诸位,我说的是否在理?”
“正是正是,为何我以前就未曾想到这些?”
“少青兄一针见血,所言极是,不愧是名门之后,见识确非一般。”
“是啊,听君一席话,胜过一桌酒啊,令人茅塞顿开。这次拜师,我也要去,借钱也要去!”
见众人情绪激昂,紫衣青年又拱了拱手:“当然想拜师还要看品行,否则便有再多银子,于大侠也只会不屑一顾,作为江南领袖,又岂会为五斗米折腰。”
“对啊,正是如此。”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其中也有心思慎密的又问道:“刚才少青兄说,这三千两是以前的价码,现下又是多少,少青兄可否知晓?”
“是啊是啊。”众人闻言,也都问了起来。
那紫衣青年笑了笑:“好吧,据我所知,于大侠潜心修练了三年,武功大进,至于这次拜师费么……”
他微微一顿,声音又提高了几分,“依然还是三千两,多一文不要,少一文……倒行。”
“哈哈哈哈……”他话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