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名青城派弟子来到华山,邀请岳不群于八月二十八日到成都府青城山,参加李沧江的掌门接任大典。
岳不群与宁中则商议此事。
宁中则道:“我已经学完了‘独孤九剑’,剑法比往常又进了一大步。这次让我代你去成都吧。你可以多花时间修炼内功。”
岳不群对自己这个妻子十分呵护,很少让她独自行走江湖。
这些天,岳不群曾经与宁中则斗剑,单纯在剑法上,他已经比不上宁中则了,只能凭借高深内力,与宁中则斗个平手。
等宁中则把“独孤九剑”练得更加纯熟,岳不群恐怕就要输给自己的妻子了。
岳不群点了点头,道:“好,这次你带冲儿他们去。平之不要去,他毕竟与青城派有仇。在青城山,你要注意他们会不会指责平之杀余沧海。
“他们若敢说平之的不是,你们据理力争便是。泰山、恒山、衡山三派会帮我们说话的。”
宁中则道:“放心,我绝不让人家给平之泼脏水。”
八月初十,宁中则带着五名男弟子和三名女弟子下了华山,在福威镖局借了马匹,骑马赶去成都。
林平之留在华山上,除了自己修炼武功,也帮着师父督促师兄师姐们练剑。
……
很快,就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节有登高、敬老的习俗,岳不群命留在华山上的弟子们陪风清扬去登落雁峰。
秋季的华山是很动人的。天高云淡,山间的树叶也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有绿的,有黄的,还有红的。
秋风一吹,落叶飘洒一地。华山上的山道都浸染在了黄叶和红叶的绚烂中。
众人在落雁峰顶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映日,周野屏开,黄渭曲流。
风清扬看了许久,叹道:“三四十年前,我还年轻的时候,每年重阳节,师兄弟们也会陪师长来登落雁峰。那时候,华山兴盛至极,高手如云。却又分裂成两派,剑宗门人来登落雁峰,气宗门人就去登莲花峰。如今已经物是人非了。”
林平之见太师叔情绪有些低落,便道:“我们华山派正欣欣向荣。再过几年,就会涌现出许多高手来。那时候就又可以看见华山派的兴盛景象了。”
岳灵珊这次没有陪宁中则去成都,因而也一起来登高了。
她道:“林师弟说得对,说不定,我过几年也能成为一个高手呢!”
风清扬笑道:“灵珊过几年就能成为高手吗?”
岳灵珊道:“那是自然,我已经把‘玉女剑十九式’都学完了,我娘夸我很有天赋。等娘从成都回来,我就可以开始学‘淑女剑法’了。”
风清扬笑道:“好,希望灵珊能像你娘一样,做一个名扬江湖的女侠。”
众人正谈笑间,忽听得高根明的声音叫道:“太师叔,太师叔!”叫声甚为急切。
风清扬朝山道望去,就见高根明奔上来,叫道:“太师叔,有客人来华山拜山了。”
风清扬问:“是什么客人?”
高根明道:“来了七八个人,当头的是嵩山派左师伯。嵩山、衡山、泰山三派中,都有人在内。还有三个人跟他们一起上来,说是咱们华山派剑宗的‘不’字辈师叔。他们都说要拜见太师叔。”
风清扬面色一变,抓住高根明的手,问道:“那三个‘不’字辈的人叫什么名字?怎生模样?”
高根明道:“一个人焦黄面皮,说是姓封,叫封不平。另一个是个道士,叫丛不弃。还有一个则是矮子,叫成不忧。”
风清扬道:“果真是剑宗弟子。却不知为何跟嵩山派走到了一起。我们快回去。”
说罢,风清扬大步朝峰下走去,华山弟子们忙跟随在他身后。
林平之边走边问高根明:“高师兄,师父见到他们时是什么反应?”
高根明道:“师父一见到他们,十分惊异,他先对左师伯行礼,又跟其他师伯师叔们见礼。他走到封不平师叔面前时,说道:‘封师兄,你们三位当年已经脱离华山派,如今又上华山来,可是要重归华山门墙?’
“封不平师叔道:‘当年你师父行使阴谋诡计,霸占了华山一派。你们气宗的门派,我们岂会重入?只是听说风师叔已经回到了华山,我们师兄弟三人便来拜见他老人家。’
“那左师伯也道:‘岳师兄,风师叔回到华山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也只是在信中简单一提,竟然没请我们来华山拜见他老人家,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