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成看世界的视角,是伍致庸从未接触过的。虽然是第一次听说,却觉得深刻又贴切,似乎本就该是如此。他认真地听着,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思考的光芒。
“大人是说,很快我们本土的日常用品行业会迎来毁灭性的打击?”伍致庸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担忧。
袁秀成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回答道:“对!当西方世界成功解决了运输成本问题,那一天就会来临。”
伍致庸皱起眉头,对此有些不以为意,远在万里之外的洋人要想将他们的商品运送过来,需要跨越两个大洋,又怎能轻易降低成本呢?
这对于他来说实在难以想象。然而,他也知道袁秀成并非无的放矢之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伍致庸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洋人要想降低运输成本谈何容易?他们不仅要面对长途跋涉带来的损耗和风险,还要应对海上恶劣的天气和海盗的威胁。
而且,他们的商品在价格上是否能与我们本土的产品竞争还是个未知数。所以,我认为这个危机或许还不会那么快到来。”
袁秀成静静地听着伍致庸的分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伍致庸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没人可以预料未来。
轻轻拍了拍伍致庸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观点很有见地,但低估了洋人的决心。他们已经开始研究新的航海技术和运输方式,试图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而且,他们的工业革命正在加速发展,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商品价格也逐渐下降。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恐怕真的会被洋人所取代。”
袁秀成说的正是苏伊士运河,这条运河的开启意味着来到东亚不再需要绕一大圈非洲,极大的缩短了运输的距离。
“我也用过他们生产的商品,座钟、挂件这些玩意儿确实是好使。可大部分人都用不起吧。”
袁秀成无意与伍致庸再过多交谈这些,他觉得现在不是谈论这个的时候,于是便开门见山地道:“我听闻你的茶叶生意做得不小,和英国人混的很熟。”
听到这话,伍致庸心里一紧,但还是尽量保持镇定地回答道:“是和英国商人有些商业往来,不过我们这都是正当做生意,并未牵涉其余事情。”
袁秀成见伍致庸如此紧张,便笑着安慰道:“你别怕,我不会追究你什么,我只是想确认一下你是不是有通向西方贸易的渠道。”
伍致庸犹豫了一下,心中开始权衡利弊,然后坦诚地回答道:“我在广州对外贸易多年,的确是和不少西方人打过交道,还和其中一些人维持了不错的关系。”
袁秀成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很好,如果你有同他们贸易的渠道,那我们可以合作。”
伍致庸听后内心一震,能在官场有个靠山,对伍家的生意绝对是有好处的。
可是自古以来,官商勾结,本来就是处于不平等的合作,商人往往会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何况合作的对象还是袁秀成这号声名在外的主,伍致庸的确是很为难。
似乎看出了伍致庸的为难,袁秀成笑了一下:“你别害怕,我说的合作不是帮助你欺压别人、垄断市场,我也没有这个能耐。
我只是想借你的渠道,把茶叶、丝绸、陶瓷这些东西卖给西方人。不过其实你有没有想过,西方世界他们的贸易那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跟着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分一杯羹。”
伍致庸苦笑:“言语不通,人生地不熟,哪里是那么好做生意的。”
不过既然袁秀成说了只是合作的形式,那伍致庸怎么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大人,你打算怎么怎么合作。”
“慢慢来,我先派个人跟你们熟悉一下,然后再慢慢接手。”袁秀成说道,心里已经有了最合适的人选。
这个人选就是杨继,这小子机灵得很,做事也靠谱。袁秀成打算让杨继先跟着伍致庸学习如何经营,以及如何再成立商行。
然而,袁秀成之所以如此淡定,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从系统里发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项目——军服!更准确地说,是一家军装厂。
只需花费八百军功值,就能兑换到这家工厂。厂里配备了整套这个年代最先进的纺织机器,尽管目前自已手下只有几百人,根本用不上一整间厂来供应军需,但并没有规定这些机器只能用于生产士兵所需的物品。
这些先进的机器能够大大降低布匹和衣物的生产成本,如果利用得当,不仅可以满足军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