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城的战斗,已经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
清军奋勇杀向城门,拼尽全力,穿过敌军的设置的障碍,顶着沉重的伤亡,终于在城头站稳脚跟。
袁秀成感到耳边尽是刀剑交错的嘶鸣,是战马嘶吼的激烈,是士兵们拼死抵挡敌人的反扑,此刻的他也杀红了眼,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攻占这座坚固城池。
城外的李绍勇猛然加速,扬声命令道:“全军前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城门!”
李绍勇知道,这一次,如果能够趁热打铁,一举攻破新和城,那自已和部队的威名必将大增。他带着几乎所有的兵力,几乎是一鼓作气,准备拿下这座坚固的堡垒。
李绍勇的声音激起了士兵们的士气,一波波冲锋而来,眼看着这支力量正在逐渐逼近。脚步声如雷鸣般震撼大地,欲一举捣毁敌人的最后防线。
可惜,雷剑浩怎显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看到城门已经被攻破,雷剑浩虽然紧张,但是内心却没有多少害怕的情绪。
在眼看着自已的防线即将崩溃时,雷剑浩迅速指挥,果断地将其他城门的防线调动回来。他清楚,单一的防线无法抵挡敌军的猛攻,必须全力以赴,才能稳住局面。
与此同时,他站在城墙上,挥动手中的战旗,带着气吞山河的气势,大声鼓舞士气:“兄弟们,不能放弃!坚守!我们还有机会!
我们已经是反贼了,等清军入城,是绝对不会饶过我们的。到时候妻儿父母,都逃脱不了一死。既然这样,那干脆和他们拼了,反正不造反也是饿死的命!”
雷剑浩的话语点燃了手下士兵的斗志,那些士气低落的“棒棒军”们顿时如猛虎出笼,站直了背,紧握兵刃,死死守住了城门。
他们竭尽全力顶住了袁秀成和李绍勇的猛烈进攻,仿佛一道无法逾越的铁壁。
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袁秀成喘着粗气,看着部队的伤亡开始逐渐增加,而敌军仍是不见退缩,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
就在此时,他忽然发现,那个先前碰到的刘长悠,也在城墙上,刀枪并举,英勇地参与了这场激烈的战斗。
袁秀成心中暗自惊讶:这个刘长悠,竟然能够如此从容地融入这场混战,真不简单。
然而,局势瞬息万变。就在刘长悠正在一心杀敌时,身后悄然有一名棒棒军士兵悄悄靠近,举起长剑,眼看便要刺入刘长悠的背部。瞬间,生死一线。
危急时刻,袁秀成眼疾手快,拔刀跃出,迅猛地砍下那名士兵的脑袋。鲜血喷涌而出,倒地的士兵连同长剑一起摔落在城墙上。
袁秀成望着刘长悠,道:“战场上,背后要是没有可靠的战友,往往是最危险的。”他说话时语气平和,但每个字都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沉稳与警觉。
刘长悠怔了怔,回过神来,看着倒下的敌人,猛地一震,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大声道:“谢谢守备大人的救命之恩。”
刘长悠抬眼望向袁秀成和他的部下,只见他们一刀刀精准无误地斩杀敌人,配合默契,仿佛每一位战士的动作都能与另一位战士心意相通。
看到这一幕,刘长悠不禁心生敬佩,仿佛他也进入了那个战士的行列。没有过多的言语,他挺起胸膛,加入了守袁秀成的阵营,俨然健锐营中的一员。
然而,战斗并未因此结束。袁秀成和李绍勇拼尽全力,依旧发现敌人的增援源源不断,像潮水般汹涌而来。他们的刀刃已经卷了,士兵们的体力和耐力也到了极限。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尽管袁秀成和李绍勇的联合攻势如洪水猛兽,但雷剑浩凭借出色的战术调整和坚强的毅力,竟然硬生生将敌军的进攻顶住,并在城门和城墙上寸步不退。
李绍勇见敌人反扑如此顽强,心中虽然震惊,但也深知事态的严重性。他将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压了上去,可无论如何,敌军总能坚持住,哪怕是付出极大的代价。
随着战斗的持续,李绍勇的部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伤亡,许多士兵身陷重围,血染沙场。
李绍勇知道再这么硬拼下去,不仅没有意义,还可能葬送大军。无奈之下,只得下令鸣金收兵,暂时撤退。
“撤!”李绍勇果断下令。
尽管登上了城头并成功地打通了城门时袁秀成满心欢喜,以为胜利已然近在咫尺。
然而,现实总是如此残酷无情,这场战争就像一头凶猛的巨兽,狠狠地给予了他一记沉重的打击。
在雷剑浩及其所部的拼死抵抗之下,袁秀成发现自已竟然寸步难行,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