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和杨秀清最近有些矛盾。
天王呢,就想要到河南去,而东王杨秀清则认为金陵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去河南定都。
两人就这个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的争吵。
从道理上来说,湖北省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西边连接着陕西和四川,东边掌控着江苏一带,南边可达湖南、广东等地,北边与中原地区相连。
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按理说应当能够稳固政权才对。然而,就在此时,太平天国内部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提议进军四川;也有人主张向北进发,攻打襄樊进而夺取中原;还有人认为应该向南挺进,攻占金陵。
面对众多的选择,大家各持已见,争论得异常激烈。最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杨秀清本人拍板决定将南京作为他们的目标地点。
可是,即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太平天国内部对于是否前往南京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争议。
于是,杨秀清又使出他的看家“法宝”——佯装天父下凡。
只听得咣当一声巨响,杨秀清突然倒地不起,口中念念有词,声称自已乃是天父降临凡间。
接着,这位“天父”下达了命令,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前往金陵,并宣称那里就是传说中的“小天堂”,更是如同“新耶路撒冷”一般神圣不可侵犯。
至此,再也没有人胆敢提出反对意见。
杨秀清这一招用的也越来越熟,不但是对于接下来要干的大事使用,甚至还用到了私人的身上。
杨秀清自从发现了“天父下凡”这个利器之后,便开始频繁地加以运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于这一手段的掌握愈发得心应手。
每次当他以“天父”的身份降临人间时,总能借助这种神秘而又威严的力量来树立起自已的权威地位。
无论是北王韦昌辉还是翼王石达开,亦或是燕王秦日纲等一众太平天国的核心将领,几乎都难以逃脱被杨秀清借着“天父下凡”之名所羞辱的命运。
面对如此强势的杨秀清,这些将领们尽管心中充满了愤怒,但却碍于其假借的“天父”身份以及所拥有的巨大权力,往往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久而久之,整个太平天国内部可谓是怨声载道,人们对于杨秀清的不满情绪也日益高涨。
只是无奈于杨秀清的个人威望。
随着军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军中的船只数量也与日俱增。凭借着这些优势,太平军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取得胜利。
仅仅只用了 28 天的时间,他们就从武昌成功抵达了金陵城下。随后,又花费短短十二天的时间,一举攻克了这座在南方具有极其重要政治象征意义的大城市。
如此惊人的速度和战绩,着实堪称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甚至在金陵刚刚被攻破的时候,洪秀全心中依旧怀揣着进入河南的想法。
但最后还是被杨秀清说服,将金陵作为首都。
太平天国闹得越热烈,清廷就越难受。
说起来,咸丰还真是够倒霉的啊!想当年,他初登皇位,屁股都还没坐热呢,满打满算继位时间都不足一年呐。就在那年的的元旦,开开心心的更改年号之后的第二天,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突然爆发了。
自从咸丰坐上龙椅开始执政以来呀,那太平天国的军队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闹腾得没完没了,而且势力范围还越来越广、规模也越变越大!
咸丰在他整个当政时期,几乎都是在焦头烂额地和洪秀全率领的那帮子人马较着劲、掰着手腕儿苦苦支撑中熬过来的!
这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年轻皇帝,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目光注视着眼前的地图。
绿营和八旗士气低落,士兵们毫无斗志可言,面对敌人的进攻束手无策。
而太平军则一路高歌猛进,长驱直入,迅速突破了湖南和湖北的防线,并沿着长江顺势而下,直逼江西和江苏等地。现在,他们甚至定都在了南京,建立起属于自已的政权。
在这种绝境之下,大清的统治岌岌可危。
咸丰想起之前某位大臣提起的那个建议。
咸丰对那个提议是十分抗拒的,还将那位大臣给狠狠的骂了一通。
可现在,除了那个法子,还能有别的出路吗?
终于,咸丰考虑许久以后,允许了全国各地举办团练。不仅如此,他还亲自任命了一大批朝廷在编的官员担任团练协办大臣。
对于这些“民间”的武装力量,咸丰一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