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僧格林沁还向山海关至天津沿线各地所属的官员们发出命令,责令他们务必尽快修缮好各自辖区内用于防御作战的炮台,以确保整条防线无懈可击。
很快就到交换条约的时间,联军本就想着以武力逼迫咸帝,所以这次带了足足二十多艘军舰。
联军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地朝着大沽口进发,对于清朝官员安排的登陆地点视若无睹。
自顾自地想在大古口强行登陆。
凭借着火轮成功清除掉僧格林沁事先在水中布设的重重障碍之后,这支联军更是变得愈发肆无忌惮、有恃无恐起来。
如此行径简直就是对大清赤裸裸的挑衅!
性情沉稳的僧格林沁却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按捺住性子,派遣手下的官员前去好言相劝,请联军能够听从安排,从指定的地点顺利登陆上岸。
联军狂妄至极,对于前来劝解的清朝官员全然不理不睬,甚至还无比嚣张跋扈地直接将军舰上黑洞洞的炮口瞄准了清军的炮台。
自始至终,连半句废话都懒得讲,紧接着便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猛烈轰击。
这般嚣张蛮横的举动,着实是欺人太甚!
僧格林沁彻底被激怒了,猛地一挥大手,下达了全面反击的命令。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蒙古亲王在此之前已经做足了充分的战备工作,不仅囤积了大量的弹药粮草,而且各类炮弹的储备量也是极为充裕。
此时此刻,随着僧格林沁一声令下,清军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将大大小小的炮口齐刷刷地对准了那支不可一世的联军舰队。
说句老实话,这支联军舰队实在是太过轻敌自负了,竟敢明目张胆地将自已完全暴露在了清军的炮口之下,真可谓是自寻死路啊!
僧格林沁和其他清军将领不太一样,他要猛得多。
一点也不害怕联军的火力,双方开始对轰。
在一轮凶猛的扫射之下,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联军的好几艘军舰反而中弹了,严重受损。
僧格林沁久经沙场,一生征战无数,他深知“擒贼先擒王”这个至理名言,下令让已方的火力集中起来,朝着联军的旗舰发起了狂风暴雨般的猛攻。
一颗炮弹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际,准确无误地砸向联军的旗舰。
这股强大的火力丝毫不逊色于军舰自身所发射的炮火,瞬间就让联军的旗舰遭受重创,摇摇欲坠。联军的总司令正好在被波及到,身负重伤倒地不起。
然而,联军并没有就此退缩,凶残本性被彻底激怒,派出了一千多名精锐的陆战队员,妄图通过强行攻占炮台来扭转战局。
按照他们过往的战斗经验,通常只需先用大炮进行一轮横扫,接着再开枪射击一阵子,最后发动冲锋,便能轻松地结束战斗并清扫战场。
但这一次,他们遇上的可是僧格林沁!只见他手提一把寒光闪闪的战刀,身先士卒地率领着两千多名剽悍的蒙古骑兵,向着敌军疾驰而去,率先展开了冲锋。
经过一夜的拼杀,原本联军以为可以随便拿捏清军,却没想到结结实实吃了个大败仗。
僧格林沁几乎将手底下所有的精锐都调了过来,骑兵面对联军陆战队丝毫没表现出畏惧,将陆战队当鸡犬般宰杀。
这一战堪称咸丰对外最漂亮的一次了。
击沉联军军舰五支,俘获两支。
打死打伤联军士兵千余人,而自已伤亡不过百人。
双方战损比高达1:10,这在咸丰对外战争史中,实属罕见。
这一战把联军给打蒙了,完全没有料到清军还有那么能打的部队,在水陆两线都被僧格林沁给击溃,被迫一路撤退到杭州湾。
联军大败的消息传回到伦敦,鹰国资产阶级已经将自已当作世界的老大,在全球殖民都没遇到过像样的对手。
没想到在东亚这块阴沟里翻船。
鹰国的在华全权代表普鲁斯向国内求援,叫嚣着要对大清施行强力的报复。
伦敦的政府内部,首相巴麦尊、外交大臣拉塞尔相当支持普鲁斯的主张。
“我们必须要让清国人后悔他们对我们的反抗!”
曾经迫胁道光赔了一大笔白银的巴麦尊,打心底里就瞧不起这个国家。
虽然人口多,可根本就没有一点现代文明的发展,完全就是愚昧落后的社会,和已经彻底沦为他们殖民地的天竺没有什么区别。
拉塞尔点头同意道:“首相大人说的对,必须要让他们懊悔对我们的侮辱行为!”
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