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下值,去了他的书房寻他。
听到顾侯爷从门口传来的声音,顾淮声亲自起身去开门。
开了门后,他侧过身去,给顾侯爷让出了进门的身位,却听后者道:“我就不进去了先,就是简单来同你说件事的。”
顾淮声在书桌前坐了一整日,太阳穴都有些发疼,他难得有松散之态,半倚在了门上,他揉着额穴,等着顾侯爷接下来要说的话。
顾侯爷不自然地轻咳了一声,状似不在意道: “过几日,就是你先生的忌日了......”
他话才说出口,就看到顾淮声动作微顿。
黄昏落在他的侧脸,长睫在眼下投出了一片阴影,遮掩住了他的神情,听到这话顾淮声过了片刻后,才像是反应过来了,他抬眼,越过顾侯爷看向了院中,他看到,院子里的所有一切都被夕阳染红。
就像是先生死的那个傍晚。
他的血,染红了一切。
他收回了视线,却神色漠然对顾侯爷道:“父亲忘记了吗,他早就说过不认我这个学生了。”
顾侯爷被这话狠命一噎,喉中竟涩得说不出话来,过了许久,他才找回来了说话的力气。
“可总归师生一场,你这......何至于此啊,人死灯灭,看一眼也不成吗?好歹从前他如此待你。”
顾淮声轻嗤,眼中似有不屑,“他怎么待我,是当着众人的面,把我赶了出去,说此生不复相见,又还是他说我这小儿仰家族鼻息,不过浮名虚誉之徒......他说这辈子宁愿没有我这样的学生,那我为何要去见他?”
顾侯爷看着顾淮声的眼,只见那黑瞳耳中,尽是对他那位先生的厌恶。
顾淮声靠在门上,又用最后一句简单的话击溃了顾侯爷的心神,“他通敌叛国,您又要我去见他做些什么。”
顾侯爷听到这句话,眼睛竟红了,“长青不会做那样的事!”
顾侯爷的脾气实在和善,在这一刻,却被顾淮声的话说得浑身发抖,发出了低吼声。
顾淮声却丝毫没有将他的伤春悲秋放在眼中,同顾侯爷的悲愤相比,他的声音堪称平淡无情。
他说,“可他因此而死。”
顾侯爷的身形颤了颤。
顾淮声没再看他,自顾自回了里屋,坐回去了书桌前。
没过一会,他再抬眼就见门口已然没了人。
顾侯爷离开之后,顾淮声一直坐在桌前,到了外头天都黑了,也仍旧没有其他的动作。他靠在桌案之上,身体微微前倾,桌上摆放着的熏炉将其眉眼染淡了几分,辩不清神色。
直到书良从外头进来,他见他发呆,也不点灯,奇怪道:“公子想些什么呢,这么入神。”
他一边说着,一边点上了灯。
屋子里头一下子亮堂了起来,可顾淮声仍旧是没什么情绪的样子。
书良也没继续问下去打搅他,说起了来意,他道:“夫人说过几日妙恩寺有办法会,反正公子在家无事,她让您到时候一起去呢。”
妙恩寺。
听到这个地方,顾淮声的眼中终于有了些许情绪。
最后没说什么,“嗯”了一声,算是应下。
*
几日很快就已经过去。
姜润初同两个妹妹坐上了一辆马车,往妙恩寺去。
姜净春本不大乐意去,但看姜净慧盛情相邀,便也没再去拒绝,跟着他们一起出了门。
又加之,她对求签算卦这种东西确实有些好奇。只是从前李氏不大乐意她往寺庙这种地方跑,她便也没怎么去过那里,去过寺庙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马车上,姜净春同姜润初互相看不大顺眼,又加上上回吵得那样厉害,除了姜净慧在一旁调节气氛,另外两人便不怎么说话。后来姜净慧无话可去多说,也渐渐安静了下来,车厢之中,一时间更为沉默。
这场法会约莫会持续两日,三人今晚打算歇在寺中。
他们到了这处的时候约莫已经到了午后,法会早已开始。
妙恩寺在半山腰处,山林幽深,阳光透过树叶在泥土地上泛起了层层斑驳,上了山后便是平台,要走过八十八道石阶才能到了寺门口。三人下了马车,站在石阶下,抬起头隐隐约约看到题着“妙恩寺”三个大字的牌匾在光下泛着灿烂的金光。
上头已经站了不少的人,瞧着便热热闹闹,诵经声、人群说话声依稀从那里传来。
他们上了台阶,走到了寺庙门口。
妙恩寺香火旺盛,才上来就见香雾缭绕,门口处专门设了求签的地方,此刻那里堵满了人。
姜净春只是看了一眼闹哄的人群就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