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大快人心
大殿之上,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件事,女帝变了!
以前的女帝也会争取很多东西,但只要李正溯强硬,她就会退让。
偶尔女帝坚持不退让,牵扯太大了,她也不敢乱动。
职位在六部侍郎以上的人,女帝都不会轻易动。
满朝都知道,六部侍郎以上的人,都是李正溯的,而且职权很大,动一发牵全身。
现在女帝居然直接动了礼部尚书。
姜恬沉声叮嘱张斯:“张斯,礼部之事,往后若有要事,可直接入宫与朕商议。”
按照正常程序,六部的事都是李正溯在管,只要遇到重要事情,才会跟姜恬商议。
这所谓商议,其实也是走个过场。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李正溯给建议,姜恬同意。
要是姜恬不同意,有自己想法,李正溯就会开始给姜恬讲道理。
很多时候,姜恬还真讲不过李正溯。
因为李正溯掌控了六部,他能最大程度,逼着姜恬不得不同意。
“是,陛下!”张斯此时心里也很紧张。
张斯能做到兵部侍郎,说明他还是有一些能耐的。
他很清楚,自己算是彻底跟姜恬绑在一块了。
张斯心里其实不太看好姜恬,他更看好李正溯和岳从戎。
如果说朝堂之中有三方,分别是:姜恬、李正溯、岳从戎。
张斯觉得岳从戎实力最强,但他不了解岳从戎,他也投靠不了岳从戎;其次就是李正溯;最后才是姜恬。
张斯想过跟李正溯和好。
让他决定倒向姜恬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张可久跟他说过,岳川大概率不会反。
岳川基本代表了岳从戎的想法和态度。
只要岳从戎坚定站在姜恬一边,那姜恬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加上上次李正溯不管张可久死活,也确实让张斯寒了心。
一旁的李正溯深吸两口气,暗暗咬牙。
“陛下,臣还有本奏!”任相清此时又跳了出来。
李正溯冷冷瞥了任相清一眼,又没有办法。
任相清是御史大夫。
御史台不是六部任何一部管辖。
虽然很多御史也听李正溯的,但任相清是个硬骨头,死活就是不愿意站队。
大多数情况下,任相清都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偶尔弹劾一下官员。
姜恬今天看任相清是特别顺眼:“说!”
任相清又拿出一本奏折:“国子监祭酒,黄善书私收国子监学子钱财,然后通过其侄子黄志海在京兆府下面县城够买田产。”
“此事证据确凿,还请陛下明查。”
沈千锦快步下来接过奏折。
姜恬眼睛微米,几乎要露出笑容:“黄善书!”
礼部架构是尚书一名,侍郎两人,下设:礼部司、祠部、膳部、主客司、国子监。
国子监虽然是礼部下属,但国子监的祭酒品级并不低,是从四品。
黄善书早已经吓得脸色惨白。
今天崔远之都被拿下了,他肯定是跑不了。
“微臣在!”黄善书颤颤巍巍站了出来,行了一礼。
姜恬问道:“任大夫所弹劾,是否属实?”
“你若坦白,朕念你年迈,又是开国功臣,不革勋位,可安享晚年。”
黄善书想看到李正溯。
岳川却故意站到李正溯一旁,挡住了黄善书的视线。
李正溯想要呵斥岳川不懂礼节礼数,黄善书却没忍住:“臣认罪!”
李正溯气得脸都青了!
只要黄善书不认罪,哪怕是调查,他也有周旋的余地。
现在倒好,黄善书见崔远之都被调查,居然直接认了!
姜恬连任相清的折子都没看:“既然你已经认罪,朕念你是旧臣,自己请辞。”
“田地一半充入皇家,剩余一半,你自己处置。”
黄善书心里暗暗庆幸:“谢陛下!”
对于这个结果,黄善书已经很满意,他除了那些田产,还有不少其他资产,不影响他养老。
而且黄善书确实已经有六十多,此时告老还乡,也算是荣归。
姜恬还给了他一个体面,让他主动请辞,告老还乡。
黄善书认罪,接下来也就没什么事。
姜恬再次看向岳川:“近日沿海地区陈将军呈递折子,当地豪绅地主,与倭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