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搭在山崖底部。山崖上本就不多的树木全部被搅烂,滚滚而落。
一身暴戾气焰的水蛇身躯不断加重力道,最后竟是将整座山崖都给挤压得崩断了。他这才在遮天蔽日的尘土中恢复人形,下山而去,健步如飞,快若奔雷。
青衣小童并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全部落在了两人眼中。
在百里之外的一处山头,儒衫老人临风而立,手里托着一方老蛟酣眠、呼声如累的砚台,正是黄庭国的老侍郎,或者说是上古蜀国硕果仅存的蛟龙之属。
老蛟得了文圣的掌心金字后,又跟崔东山达成了一桩秘密盟约,将他送到大隋境内后,就返回黄庭国,以大神通挖地三尺,入水千丈,悄悄捕捉一切蛟龙孽种,全部拘在砚台内。除去崔东山亲手抓获的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如今砚台内又多出了十余条小物游弋其中。
此刻老蛟身边站着一个驼背老妪,真身正是一条成长于山野的赤链蛇,得到一桩机缘后,又辛苦修行五百年,才有了今日光景,刚刚跻身七境修为。这次被老蛟找到了藏身之处,直接凿开大山百丈深,揪出了真身,这才不得不寄人篱下。但是臣服于大名鼎鼎的老蛟,老妪只是觉得不够逍遥快活,并不会觉得委屈窝囊。
老蛟淡然问道:“觉得如何”
老妪恭谨答道:“启禀老祖,这条水蛇到底还是心性顽劣,不过他的根骨血脉,便是我也有些羡慕。”
老蛟点头道:“出身尚可,只可惜资质愚钝,心性不定,不堪大用,白白挥霍了一场隐秘的蜕皮机缘。”
老妪错愕,不知老蛟为何如此讲。
之前县城那座荒废武圣庙内发生的事,这两人虽位于高空云端,老蛟却以一手掬水观天地的术法看得一清二楚。如果青衣小童胆敢对陈平安出手,哪怕只是挑衅,就会瞬间暴毙,老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事实上,老蛟对于青衣小童先天有些厌恶,跟性情无关,纯粹是血脉上的冲突。世间众多的蛟龙遗脉孽种之中,青衣小童这一脉往往修行迅猛,颇为得天独厚,但是又最被真正的蛟龙所排斥。就像中等世族里冒出头一个私生子,偏偏捞了个不高不低的举人身份,大出息没有,却碍眼得很。
老妪道行低,眼界窄,可没看出任何名堂。
至于水蛇的那点暴躁脾气,老妪更不会觉得有大错了。她之所以背脊隆起,就在于初次开窍之后,尚且力弱,曾经被山野捕蛇人抓获,搏斗过程中给那人砸伤了元气根本,这才使得她哪怕化为人形也是天生的驼背姿态。之后她找到那个捕蛇人的后裔子孙,来了一场迟到两百多年的血腥报复,郡城一个中等门户之家一夜之间就全部暴毙,妇孺老幼都没能逃过一劫,彻底断绝了香火。
老妪事后犹然觉得不解气,只恨那捕蛇人不是修行中人,否则非要让他品尝一下生不如死的滋味。所以面对那个婆婆妈妈的穷酸少年,水蛇能够从头到尾都隐忍不发,直到深入荒山野岭才开始释放阴鸷杀机,在老妪眼中,已经算是修心养性的功夫相当不俗了。
老蛟摇摇头:“你比那条小水蛇差了根骨,比起那条小蟒更差了悟性和慧心,差得太远了。”
老妪仓皇失色,唯恐老蛟一个不开心就将自己打杀了。毕竟这一路相伴,不是没有不开眼的同类不愿接受约束,无一例外全部被老蛟出手击毙,死后所有精元魂魄根本无所遁形,全部被攫取融入古砚之中,沦为一层纤薄的“淡墨”而已。
老蛟感慨道:“大道之上,人人争先,可一步慢步步慢,兴许别人一直打瞌睡偷懒还是境界一日千里,你没日没夜苦修,到头来还是个废物。修行就是如此无奈。”
老妪赶紧亡羊补牢道:“老祖,那少年如此了不得”
老蛟失笑道:“不是少年本身如何厉害,而是少年的领路人太了不起。如果少年只是少年,不管他如何努力勤奋,武道境界仍然不会太高的,大概撑死了就是六境七境的样子,仅此而已。”
走江化蛟,入海为龙,是蛟龙之属梦寐以求的两次大磨砺。这个过程,必然极其坎坷艰辛,血肉模糊不说,还要经受住脱胎换骨的煎熬。之前境界攀升的蜕皮是为“小蜕”,次数众多,之后两次才会被誉为“大蜕”。
老蛟御风而行,一步步走出山顶,老妪要现出真身才能跟随。
老蛟笑道:“我不是说少年的道路一定是对的,那有可能是条通天登顶的大道,也有可能是条没有大前程的断头路。但话说回来,哪怕是条断头路,也绝对足够让那小水蛇化蛟了。只可惜他身在福中不知福,自绝前路,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