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法会乃是一场盛大且庄重的法事,其意义非凡,旨在超度地府万千亡魂,祈求天下太平。
而这么一场重要的法会,自然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来主持。
然而不知为何,李世民在挑选高僧时,却怎么都不满意。那些被举荐上来的高僧,在李世民眼中,似乎都缺了那么点能担此重任的气质与能力。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张榜悬赏,开出了极为诱人的高价,诚邀天下高僧前来长安,期望能寻觅到那位真正合适的人选。
这皇榜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顿时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各地的高僧们听闻消息后,纷纷收拾行囊,马不停蹄地奔赴长安,都想着能借此机会一展身手,获得主持水陆法会的殊荣。
可即便来了这么多高僧,李世民却依旧一个都没看上。他在众多高僧中反复挑选,却始终觉得无人能达到他心中对于主持水陆法会高僧的标准。
此时,远在金山观的陈玄奘的师父法明,偶然间看到了这张皇榜上的万金悬赏。这巨额的赏金,如同磁石一般瞬间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让他心中不禁一动。
法明匆匆赶回金山观,找到陈玄奘,迫不及待地劝说道:“徒儿啊,你看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咱们去长安碰碰运气,万一被李世民看上了,那可不得了啊!不光能赚得这一大笔钱,还能声名远扬,天下皆知啊!”
陈玄奘听了,不禁有些傻眼,满脸疑惑地说道:“师父,您这是糊涂了吧?咱们可是道士啊,自古以来,哪有道士去主持和尚的水陆法会的道理呢?这不是闹笑话嘛!”
法明却不以为然,拍了拍陈玄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玄奘啊,做人可不能太固执,得灵活一点。
为师教了你这么多年,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还不懂吗?再说了,你对佛法可不陌生啊,反而精通得很。就说昨天,你不还跟我一起穿着袈裟,去女施主家里念经超度她的亡夫嘛!这说明你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主持的位置啊!”
在法明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陈玄奘最终动摇了,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跟着法明动身前往长安。
两人抵达长安后不久,陈玄奘那独特的气质和深厚的佛法功底,便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李世民在与陈玄奘一番交谈后,对他的见解和谈吐大为赏识,当下便决定让陈玄奘负责主持水陆法会。
陈玄奘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受宠若惊的感觉,他暗自思忖,自己本是个道士,怎么莫名其妙地就被李世民看中,摇身一变成了主持水陆法会的大德高僧呢?
难道自己真的天生就适合吃佛门这碗饭?
可他心里清楚,自己这身份实在尴尬,总不能跑过去跟李世民说:“陛下,其实我是个道士”吧?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装作一副资深和尚的样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水陆法会。
佛门精心策划,诱导李世民举办水陆法会,这其实不过是个掩人耳目的幌子罢了。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让陈玄奘这个早已内定的取经人,踏上前往西天取经的征程。
终于在盛大的水陆大会进行到高峰之时,天空中突然霞光万丈,观音菩萨脚踏祥云,现身于众人眼前。
她那慈悲祥和的面容,以及周身散发的神圣光芒,让在场众人无不心生敬畏。
观音菩萨娓娓道来,向西天取经对于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重大意义,成功说服了李世民派人前往西天取经。
李世民听后,心中大为振奋,当即转身面向在场的众多和尚,高声问道:“谁愿意肩负此重任,前往西方灵山取经?”
此言一出,原本热闹非凡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和尚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都沉默不语。
这些和尚心里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们在大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吃穿不愁,每日只需诵经礼佛,日子悠闲自在。
去西牛贺洲?那地方在他们的认知里,简直就是鸟不生蛋、狗不拉屎的荒蛮之地,一路上指不定还会遭遇多少艰难险阻。
他们又不是脑子糊涂了,怎么可能主动揽下这苦差事。
可是要是所有人都拒绝李世民,公然得罪这位大唐帝皇,那以后大唐佛门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这帝皇一怒,佛门在大唐的地位、利益,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就在众人左右为难之际,不知是谁先将目光投向了陈玄奘,紧接着,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是找到了方向,齐刷刷地聚集到他的身上。
大家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