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手脚,将脏水泼到了自己的头上。平心而论,要是自己有着同他一样的经历,恐怕也会同对方一样,惦记着报仇。毕竟,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全是因着当年的事惨死,自己也从父母双全丶锦衣玉食的少爷,变成了无家可归丶流落街头的孤儿,换做是谁,心里难免都会有恨意。而当年的那件事,他确实也有疏忽的地方。错就错在他察人不明,被老馀钻了空子,借着正华的名头去做了那样伤天害理的事,这才酿下了恶果。若他当年谨慎一点,对纱厂的管理再多过问一些,便能发现蹊跷,从而及时阻止老馀,或许便能避免许多事情。然而,如今再说这些,却是为时已晚了。
然而,赵璨却同赵先生不同,她知道,以傅俦的能力,即便是暂时一无所有,总有一天,也还会东山再起。毕竟,既然他曾经成功过,且已有了这些年的经验,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起来,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时光匆匆,冬去春来,很快又是新的一年。
赵璨也到了中学快毕业的时候。到了最后一个学期,班里的女同学,竟有多半,都如张若怡那般退学嫁人了,只剩下赵璨同为数不多的几个女同学。大家纷纷讨论着,毕业之后的去向。
这时候同后世不同,许多家境普通的人家,能读到高小已是不错了,中学毕业已经算是高学历,能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了。而大学的学费十分昂贵,一年要几百块大洋,普通人家的收入,不吃不喝也要存上两三年。因此,等到中学毕业,大多是寻个好差事,能有条件选择上大学的人是凤毛麟角。而对於女生来说,就更不容易了。即便是家里的经济情况允许,也会早早被催结婚,像张若怡那样嫁人生子。没有多少女孩子,能有机会读到大学。
然而,赵璨从前因着原生家庭的缘故,早早便辍了学。虽然后来她事业有成,也继续深造,还去读了mba,但内心还是有遗憾。如今有机会再读书,她自然是想圆了这个心愿,趁着年轻,多读几年书,感受一下不同的人生经历。
赵先生同赵太太对於她想继续念大学的事,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他们向来开明,当初赵婉如也是读过大学的,如今赵璨去读大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赵婉如问她,“想报考哪所大学?”
这个问题赵璨早就考虑好了,“清大。”她道。
“那好啊,咱们可就成了校友了。”赵婉如笑着对她道。
这时候没有统一的高考,中学毕业之后,若是想读大学,直接去想就读的大学报名参加考试即可。於是,赵璨便交了三块大洋的报考费用,开始准备接下来的考试。而整个荟英中学,报考清大的女学生,这一届就只有赵璨一人。这时的大学,本就是精英教育,清大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十分难考。许多人也耗不起那个精力与时间,便选择退而求其次。赵璨报考了清大的消息,在荟英中学不胫而走。羡慕的有之,当然,也有人说她是不切实际,没有自知之明。这样说的人里头,就有江妍及同她要好的一两个女学生。而江妍之所以同家里人软磨硬泡,坚持读到中学毕业,全是为着沈南秋。
沈南秋比她们高一级,早一年读了大学。他素来自视甚高,是个有志向的人。因此,毕业的时候便选择报考清大。可就在他报考的前几个月,在吴家的舞会上被赵璨拒绝,受了不小的打击,情绪有些低落。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直心不在焉不在状态,自然而然便没能考上清大,后来去读了另一所大学。
江妍自然是想着也报考沈南秋就读的那所大学,以后能常常同他见面。因此,当她听说赵璨相报清大时,心里是有些窃喜的。若是那样的话,沈南秋同赵璨便很难再见面,而自己则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她庆幸的同时,心里又有些不屑。像清大那样的学校,就算是沈南秋那样优秀的人,也没能考上,赵璨她能考得上?要知道,荟英中学这几年,也就只出过一个考上清大的男学生。像赵璨这样的,就是痴心妄想丶没有半点自知之明,到时候必定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闹了笑话。那么,她也乐得到时候看这个笑话。
赵璨对学校里的风言风语,自然也有所耳闻。不过,她不想在这些无聊的人和事情上浪费时间,到时候结果分晓了,事实自然会打脸。而她现在要做的,便是好好准备接下来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