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生活费了,她想,她一个月再怎样花,也是绰绰有馀的。
“我还是担心去北平会吃苦头,要是在家里这边念书就好了。”赵太太仍在喋喋不休地唠叨,可赵璨的心里却丝毫不觉得烦,反而是有些暖暖的。从前她早早就辍了学,外出打工赚钱,临离开家的前一天,她还要一边照顾弟弟一边干活,忙到晚上才顾得上给自己装了几个冷馒头,带着路上吃。那时还是九十年代,她口袋里揣着几块钱就坐上了南下的火车,那时候,父亲同继母没过问过她,身上带着的钱少得可怜,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去了外地怎样生存,他们只关心她每个月能寄多少钱回家。而如今,赵太太却替她考虑得这样周到,即便是每月给她一两百大洋,仍担心她在外面吃了苦头,这令她心里一时有些五味杂陈。
在赵璨动身去北平之前,赵婉如同她讲了许多北平及清大的事情,又叮嘱她,要是到了北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写信问她。
赵璨听了反过来叮嘱赵婉如,“生意上的事,要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你便拍电报给我。”写信太慢,而她去了学校,这个时候的校舍里,必定是没有电话这样奢侈的东西。
赵璨考上清大的事情,很快就在荟英中学的学生们当中传开了。要知道,荟英中学已有好几年没有人考上清大了,这可是个大新闻。有许多同学自然是羡慕不已,不由得感叹,人家长得那么好看就算了,竟还是个学霸,考上了他们望尘莫及的名校,这人跟人还真是没法比。尤其是那个沈南秋,长得虽也好看,但却比不上她,就连考去的大学,同她相比,都差着一大截,也不知道为何那样自信,竟瞧不上人家,当初还闹着要退婚。这会子,怕是肠子都悔青了。江妍听说了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后来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相信时,又有些庆幸,虽然沈南秋也是在北平念大学,可好在赵璨没同他去同一所大学,这对自己来说,倒是件有利的事。她已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如愿考上了沈南秋就读的大学,过不了多久,她同他就能再次见面了。想到这里,她心里有些甜蜜,对於赵璨考上名校的嫉妒也就淡了两分。考得好又怎样,女人归根结底还是要嫁得好。像沈南秋这样好的男人,是属於她的,而她将会是最终的胜利者。赵璨能考上名校又如何,在感情方面,她始终是输家,永远也比不过自己。
若是赵璨此刻知道江妍心里的想法,一定再次祝她和沈南秋两人锁死,不要再去祸害旁人。而她现在,正被赵太太拉着坐在沙发上喝茶,而沙发的另一头,坐着的是马太太同她的侄子孙尧。
赵璨考上清大的事情,赵太太早就说给马太太她们听了,且还收获了一波羡慕与称赞。旁人夸赞她的女儿,比夸赞她自己更让赵太太来的开心。於是,马太太知道后,作为马太太娘家侄子的孙尧自然也就知晓了。
这日,孙尧又提着大包小包的补品来赵家了。
“我同你姑妈是朋友,你来就来,不必这样破费。且你赵叔叔的身子已全好了,用不着这些了。”赵太太笑着对孙尧道。若说她之前因着赵婉如同许慕之的事情,对孙尧还有些顾虑的话,那么这些日子,对孙尧则是百分百的信任与喜欢。她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喜欢婉婉。且这些日子,他时常来家里,要么是陪着赵先生聊天,要么便是同子安一起玩。相处得久了,她同赵先生都看得出来,孙尧与那许慕之不同,是个可靠的。他的家世本就不错,样貌好,心地也不坏,人也是个好性子的,倒是十分符合他们心目中女婿的人选。可看女儿的态度,却似乎对他平平淡淡,与对旁人的态度并无二样,应是对他没有什么想法。赵太太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虽说他们喜欢,可到底还是要女儿自己喜欢才成。
“听说婉婉要去北平念书了?”孙尧对赵璨笑笑,“我从小在北平长大,对北平的事情再是熟悉不过。要不,我同你讲讲?”
赵璨摇头,喝了口茶道,“不用了,大姐已同我说过了。”
“要不,我同你一道去北平吧?”孙尧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又道。
马太太侧目看他,“你前些日子不还同你父亲说,在这边很好,不回北平了吗?你父亲为着这事,气得不轻,没少埋怨我,说当初你来这边看我,原只待几天的,可不成想,一来就不回去了。再者,你不是刚在这边寻了个事情做吗?怎么这下子,又要回北平?”
“我改主意了。”孙尧讪讪道,“我想了想,还是回北平吧。反正我父亲也希望我回去。”
马太太看看他,又往一旁的赵璨脸上看了一眼,笑着打趣,“我看啊,你父亲没那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