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拱手,不卑不亢的说:“禀常千户、杨先生。属下寻宠需一帮手。属下在所内有一位徒弟,名叫孙越,办事精明干练......”
独臂杨先生一挥手:“事不宜迟。你去找你的徒弟。我在门口等你们二人。” 林十三本是好心,想让孙越跟着沾点光,在常千户面前出彩。 他哪里想得到,自己把胖徒弟拽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政斗旋涡之中。 盏茶功夫后,驯象所大门口。 林十三和孙越快步走了出来。二人看到杨先生已经骑上了一匹枣红马。 大明官员、百姓在京城内的出行方式有着严格的规制。 正三品以上官员及老人、妇孺可坐轿。 四品至六品官员,出行可骑马。 七品至九品官员,出行可骑驴。 至于不入流的小吏、普通百姓只能骑骡。 林十三心中盘算:杨先生骑马,必是六品以上官员。能被六品官尊称为“主人”的人,身份得多尊贵? 杨先生问:“你二人可有骡?” 林十三和孙越齐声答:“有。” 杨先生道:“嗯。你们骑骡,跟着我。” 杨先生挥动马鞭,在大街上疾驰。林十三和孙越骑着矮骡子,吃力的跟着。 越往前走,林十三越觉得不对劲。 怎么进了南城?京中权贵都住北城啊。 终于,杨先生在驴吊子街大王八胡同的一处四合院前勒动缰绳下马。 林十三和孙越亦下了矮骡子。 四合院的周围每隔十步就站着一个高大汉子。这些汉子皆着麻衣、草鞋,京中穷鬼打扮。但他们每个人都腰佩唐刀。腰间鼓鼓囊囊的。 一个高大汉子帮杨先生栓马时衣襟飘动。林十三看清,那人腰间竟系着一柄蝎子弩。 即便是六部堂官、世勋公侯伯家中都没有带弩的护卫。 林十三心中一阵兴奋。丢宠物的贵人身份越高,事后得到的好处自然越大。 杨先生吩咐林十三:“你们二人随我入院。记住,我家主人的名字你们不配问。” 林十三师徒齐齐拱手:“是。” 二人进得四合院。 四合院的石榴树下有一个面白无须、精神矍铄的六旬老者。老者正在树下鱼缸边喂金鱼。一个十六七岁的后生在一旁搀扶伺候。 杨先生快步走到老者身边:“主人。驯象所的那个校尉来了。” 老者答了一声:“嗯,辛苦你了。” 老者的声音尖细,又面白无须。林十三当即反应过来:原来是宫中内宦,怪不得谱儿这么大呢。 世人皆知,当今皇帝重用宦官以制衡文官。司礼监的权力不亚于内阁。御马监的权力不亚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内宫十二监、四司、八局的管事牌子,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是响当当中的响当当。 纵观史书,宦官往往是贪婪、奸诈的代名词。 嘉靖朝却反了过来。宫中巨宦却往往有贤名。譬如麦福、吕芳、黄锦、高忠等等......陈洪除外。 林十三的心在狂跳:该不会是皇上宠爱的西苑御猫“眉霜”丢了吧?这要是寻到,升官发财岂不是唾手可得? 片刻后林十三转为疑惑:怪哉。若是宫宠丢了,内宦怎么在南城的四合院里给我派差事? 老者转过头,看了林十三一眼:“听说你善于寻宠?” 林十三答:“回公公的话。是。” 杨先生骂了一句:“无礼!净口!” 显然杨先生不满这一声“公公”。他觉得林十三在卖弄聪明。 没想到老者却不以为意:“呵,是个聪明的后生,蛮会察言观色。竟看出我是内宦。我已告老恩养,公公二字当不起。你只需称我一声老爹即可。” 大明的老人和富户,皆可敬称“老爹”。 林十三连忙道:“是,老爹。” 老者坐到了一张太师椅上:“我有一条细犬,是我一位老友送的。昨日丢了。一日之内你能给我寻回嘛?” 林十三道:“敢问老爹,细犬长相?” 老者闭上了一双浑浊的老眼:“我嘴笨。说不清楚。但有一张画像来着。” 说完老者吩咐身边的年轻后生:“矩儿,你去将那张画像拿来。” 不多时,年轻后生拿来了画像展开。 林十三定眼一看,吃惊地说不出话来。 只见画像上右侧有一行画跋“高提督携犬狩猎图”。另有一行小字“锦衣卫画士百户奉旨绘相”。 没错,大明的宫廷画师皆是锦衣卫。自永乐朝起宫廷画师们便“多假以锦衣卫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