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笑道:“矩儿,你最擅察言观色,琢磨人心。你猜猜,林十三找我做什么?”
陈矩不假思索的说:“看他火急火燎的样子,恐是让义父您还他人情来了。” 林十三道:“属下哪敢让高老爹还什么人情。只是有个小忙需您慷慨伸出援手。” 同样一件事,换个说法就能让人听得很舒服。这就叫人情世故、场面谈吐。 高忠道:“人情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说吧,什么事?” 林十三说了个大概:“有个人托属下找一只飞丢了的鸽子。属下怀疑它飞进了皇宫里。想请您帮忙打听下百鸟房那边。” 高忠道:“鸽子长得都差不多。百鸟房那边怎么找?” 林十三答:“高老爹容禀。丢的鸽子名曰白羽弓尾鸽。乃是鸽中极品。十分好认。” “百鸟房的公公们都是养鸟豢鸽的行家,他们定然认得出。” 高忠笑道:“此事好办。陈矩,你下晌......” 说到此,高忠突然想难为下林十三:“稍等。让我还你人情,你得先帮我解个难题。” 林十三心中一惊:这位大贤宦怎么突然拿上了堂?别问出什么刁钻古怪的问题难为我。 高忠接下来的话让林十三松了一口气:“林十三,我在此地钓了三天鱼了。天天空篓而归。你有什么法子,让我上鱼?” 林十三道:“咳,这事儿啊。永定河道凹凸不平。您找到底了嘛?” 钓河鱼讲究鱼钩“找底”。大部分河鱼都在水的底层。 高忠将鱼竿递给林十三:“你看看我钓的是不是底。” 林十三拿了鱼篓旁放着的一卷软铅皮,使渔刀截下一块,用“重铅找底”的法子量了钓点的水深。 林十三道:“您钓的是底......您打窝了嘛?” 陈矩在一旁插话:“义父一天要打五斤麸糠的窝。” 林十三道:“咳!怪不得呢。冬天鱼不爱开口觅食。用寻常麸糠打窝万万不成。” 高忠道:“别告诉我得用酒米打窝。我是个穷太监,有酒米我还自己吃呢。” 林十三笑道:“属下这打窝的法子比用麸糠还便宜。名曰‘打臭窝’。” 高忠一听“便宜”二字顿时来了精神:“何谓臭窝?” 林十三反问:“您钓鱼是为了中鱼时的快感,还是为了......吃?” 高忠答:“为了中鱼时的畅快淋漓。” 林十三道:“不是为了吃,那就可以打臭窝了。” 孙越自告奋勇:“臭窝?别是拿大粪打窝吧?徒儿正憋了一泡屎,要不我拉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