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作家先生,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再来拜访您,可以吗?”
“没问题,就先这样。我期待明天的派对。”
“哈哈哈,请放心,我会安排最好的厨师。”
这才是令人担忧的……韩率和米勒先生离开出版社时,都在努力掩饰着这种想法。
“不知道会有什么菜,如果比你的厨艺还差,我可能只喝茶就走了。”
米勒先生甚至会说这种话。
虽然他也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但可能因为他是美国人,所以非常讨厌英国菜。
两人一边抱怨着英国菜,一边上了马车,迅速驶向西区(West End)。
透过马车窗,往西走,越来越明显的是高档化,树木开始显眼起来,烟雾弥漫的感觉也减少了。
切尔西、富勒姆、西汉姆等以英超联赛闻名的地名,在韩率眼前以路标的形式闪过。
干净整洁的街道,色彩本身就更加鲜艳。
刚才刺鼻的污秽气味也改善了很多。
每个区域都有上演戏剧和音乐剧的剧院,展现着作为文化街区的自豪感。
气氛平静而优雅。
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尽情享受“美好年代”的街区。
韩率由衷地赞叹道:“好地方。”
“是吗?我更喜欢托基美丽的自然风光。”
那是因为米勒先生你天生就是个金汤匙。
在文明顶峰的金汤匙们反而厌倦了这些,去寻找乡土气息的自然,这在后世的华国也很常见。
韩率以为自己赚了不少,但看到这些后,还是更喜欢这里,看来离成为富翁还远着呢。
正这样想着,马车停在了眼前尖尖的建筑物前。
“到这里,下车。”
“知道了。”
米勒先生指的地方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联排别墅。
建筑物紧密相连,几乎没有缝隙,密密麻麻地占据着空间,就像用乐高积木堆砌的一样。
怎么说呢,电影里广场旁的11号和13号住宅之间打开,12号住宅却不存在?就是那种感觉。
虽然更干净、更高级……总之,住在这里很容易迷路。
不,也许因为有门牌号,更容易找到?
“米勒先生,收拾好行李后,我可以四处走走吗?”
“嗯,想四处看看吗?”
“既然都来了这里。”
米勒先生的眼神稍微动摇了。
韩率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是19世纪的英国。
韩率又不是什么侦探或保镖,不可能总是和米勒先生在一起。
“我没事。”
“我知道这不是你没事就能解决的。”
“如果对方没事,我会袖手旁观吗?”
米勒先生哈哈大笑起来,他似乎想起了韩率的脾气。
如果因为这种恶意攻击而崩溃,那就无法当作家了,尤其是在华国更是如此。
韩率微微一笑,说道:“我以前说过吧,我服役过两年,有机会让他们体验一下军中格斗术,他们会神魂颠倒的。”
“啊哈,是你向蒙蒂展示时,向后倒下的那个吗?”
“不,那时地面很滑……旋风腿有多难啊。”
“哈哈,我知道了,知道了。
但是一定要小心,几年前,伦敦有很多可怕的事件。”
“一百多年后也是这样。”韩率腹诽道。
最终,米勒先生给了韩率一把漂亮的象牙手枪,允许他外出。
真是过度保护啊。
那么,费尽心思来到这里,伦敦西区的景色如何呢?
“和一百多年后没什么不同。”
当然,没有电子显示屏,所以不那么华丽,这是肯定的。
但是怎么说呢,是建筑本身给人的感觉,还是街道本身给人的印象?
即使是一百多年前,这些方面也没有太大的不同。
这意味着伦敦这座城市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完成了许多事情。
也就是说,在未来,韩率看到的是一座历经一百多年而衰老的城市。
而现在他看到的是一座正在完善的迷人的文化城市。
所以它一定很迷人,毕竟,城市是活生生的东西。
就这样,韩率一边观察着西区的景色,一边慢慢地走着,突然……
咕噜噜——
“……饿了。”
自然的声音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