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顶尖的文笔高手,如果韩率这种业余写手写的比他好,那才是不平衡呢。
确实,加快节奏后,文章的韵律也加快了,就像说唱一样,天才就是天才。
“作为家长,您觉得怎么样?”
“家长……您说的是我的孩子吗?”
“是的。”
啊,一直没机会说,理查德·本特利二世也是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不过现在好像把他们托付给了前任社长,也就是他的父亲。
“作为家长,您想让孩子们读吗?”
“说到这个,您说是学习读物……嗯,确实,数学最重要的是最初的理解。我的孩子们也请了家庭教师进行继承人教育,但他们总是很讨厌。但如果是这个……是的,我觉得他们会读得很开心。”
太好了。韩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果然,求知欲哪个国家都差不多。
“不过,作者先生?”
“嗯?”
“虽然非常感谢您提出这个宝贵的建议……但是《彼得·潘》和《文森特·比利尔斯》呢?”
他用一种“不会同时连载三部作品吧”的眼神看着韩率,韩率则连忙摆手否认。
“不,不是的,即使是我,也无法同时进行三部作品的创作。那样的话,真的会过劳死的。”
“真的吗?”
“真的!这次只是给您提供了初稿。”
所以才故意做成单行本,而不是像杂志连载那样,没有明确的续载时间。学习小说更注重自洽性,所以比起连载方式,单行本更好。
所以韩率只负责构思故事,正文由刘易斯·卡罗尔先生来写。
然后韩率再审核一遍,再交给出版社。
通过这个初稿,只要能做好前期故事的审核,后面的内容就能在没有他的帮助下由刘易斯·卡罗尔自己写了。
在韩率离开苏格兰的时候,他已经像爱上了这个世界观一样。
——数、数学的深度竟然能成为力量的世界……这、这里的话,我也可以……呼……呼呼,太、太好了。
……差点就创作出玛丽苏角色了,韩率不得不提醒他。
总之,如果一切顺利,以后即使韩率不直接进行后期加工,出版社也能抓住重点,自己完成,这样韩率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
而且分成比例是7:3!当然,韩率拿3。
一开始刘易斯甚至想全部给韩率,韩率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他。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约定将部分收入用于其他用途后才决定下来。
即使这样,与付出的劳动相比,比例也高得离谱。
总之,学习读物的事情先告一段落。
“现在,可以迎接客人了吧?”
“啊,是的,我去叫他们进来。”
“不用了,我在外面都听到了。”
这时,门猛地打开了。
一位身材矮小但精干的老人,带着燃烧般的眼神走了进来。
“第一次见面,却感觉不陌生,真是不可思议,虽然长相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真是巧合,我也是。当然,我是因为看过几张您的照片。”
“哈哈哈,你的魄力果然不出所料,不,甚至更胜一筹。”
老人向韩率伸出手,韩率握住了他的手。像坚硬的岩石一样,却又比岩石更温暖的手。
“萨缪尔·兰亨·克莱门,叫我马克·吐温。”
“我是韩率,叫我汉斯尔,作家先生。”
***
“哈哈哈,哈哈哈……”
同一时期,同样的伦敦,玛丽波恩附近。
一位头发凌乱的中年人,几个月没出门了,他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刚刚完成的稿子。
完美,一个完美的稿子诞生了。
“真是漫长而屈辱的时光啊。”
该死的粉丝们!作家想让主角死,就让主角死,怎么可以抗议和示威!
不,这倒也罢了,公民有表达意见和集会的自由。
但是,进行人身攻击,威胁要伤害家人的性命,寄来5700字的恐吓信,甚至在家门口举行根本不存在的葬礼,这也太过分了吧。
更糟糕的是,应该劝阻他们的出版社却因为销量下降而哭哭啼啼,现在又纷纷要求像《彼得·潘》那样复活。
对亚瑟·柯南·道尔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屈辱。
“但是,这一切都将结束!”
哇哈哈哈哈!亚瑟疯狂地大笑起来,他当然有理由大笑。
他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