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
指的是被卷入战争巨大漩涡的需求,再次回归民间的时期。
这种需求不分领域,从生活必需品和资源等理所当然的东西,到衣食住行、劳动力、职业等包罗万象的一切都包括在内。
当然,文学也是如此。
皇家文学协会以归来的鲁德亚德·吉卜林为代表,撰写了纪实报道。
这篇报道论述了这场战争是多么光荣,南非等偏远地区的布尔人与黑人混杂是多么堕落等等,简直就是充斥着战争论和白人至上主义的文章。
作家协会也以亚瑟·柯南·道尔的《南非战争:起因与经过》为首,撰写了为英国政府辩护的文章。
但同时,他们将胜利的功劳完全归功于民众和科学的进步,并谴责首先发动战争的布尔人的错误,从而宣扬反战主义。
也就是说,总而言之。
“舆论非常有利。”
比阿特丽斯公主平静地说。
“劳资纠纷也明显减少了,失业率也下降了。物价也足够稳定。看来,您将国营铁路票价暂时免费化作为庆祝胜利的措施,效果相当不错。”
“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
勉强眯起模糊的视线,维多利亚读着文件上的字。
“失业率下降仅仅是因为士兵们还没有退伍。虽然物价稳定了,但战争的兴奋过后,人们会冷静地与钱包进行比较。所以,坎贝尔-班纳曼准备了参战奖金和对伤亡者的支援措施吗?”
“那个……好像在下议院没有通过。”
“保守党?”
“不,是殖民大臣。”
哼……
维多利亚摇了摇头。
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虽然属于自由党,但这仅仅是因为他是平民出身。
这位白手起家的金融家,对贵族和工人以及福利政策的蔑视程度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以此领导自由党内的新生资本派势力,成为巨头。
他早在1885年就脱党一次,以自由统一党的名义与保守党联合,1895年由于坎贝尔-班纳曼的宽容政策与保守党断绝关系,再次支持自由党……但这完全是因为维多利亚女王自己选择了坎贝尔-班纳曼为首相。
1900年大选,由于战争的特殊情况,自由党勉强保住了席位……
“自由联盟党的势力更强大了。”
“甚至在认真讨论再次分裂政党的事宜。也许从下次大选开始,我们将时隔很久再次看到两党结构被打破。”
比阿特丽斯意味深长地嘲讽道。
虽然没有公开表达,但作为女王的亲信和尊贵的王族成员,她没有任何理由会乐见夺取国王权力的议会。
更何况是自由党?那些与她讨厌的大哥狼狈为奸的平民!他们越分裂越内斗,比阿特丽斯就越高兴。
“啧,真是些蠢货。”
另一方面,维多利亚已经尝到了“大众的欢迎”的滋味,对张伯伦忘恩负义的行为只能摇头叹息。
那些殖民地的人,还有那些明明不是贵族却想充当贵族的人……
“算了,那是首相应该处理的领域,我们没必要说什么。以后去参加一下退伍军人慈善活动吧。”
“是的,我知道了。”
“那么……目前需要处理的工作就到这里吧。”
维多利亚疲惫地叹了口气,挥了挥手。
与此同时,宫内侍女迅速收拾文件退下,最后比阿特丽斯公主留下让她好好休息的话后离开了。
‘还有。’
维多利亚确认了女儿故意遗漏的信息。
也就是说,尽管是作家协会的代表作家,但与亚瑟·柯南·道尔创作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家。
以及,其作品在战后这个时间点引发了大量的争议。
“《行星战争》………”
真是个疯狂至极的标题,竟然是以整个太阳系为舞台的战争。
当然,这个时期出现的科幻小说都是这样的……
‘但是。’
维多利亚用深沉的目光缓缓浏览着内容。
人类在太阳系行星和卫星上创造了生态系统,并居住在其中的未来人类,即使技术如此发达,却依然重复着愚蠢的战争,永无止境的贪婪。
维多利亚女王对这部小说所依据的科学知识并不精通。不,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这部小说的背景。
因此,维多利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即煽动民心、战争的形态以及国际外交知识来解读这个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