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才知道,她是与父母进京投亲的,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女儿,乃是蒋文良家的族亲。”
听到蒋家,庄氏神色微妙了起来,要知道,当年棒打鸳鸯让姬汶和蒋家贵女有缘无分的,便正是咱们贤良淑德的庄皇后。当初为了指婚一事弄得蒋方庄三家关系尴尬不已,如今偏偏姬汶又看上了蒋家的女儿,怎么能不让人感叹一句孽缘呢。
不过姬汶显然很清楚庄氏的心结在哪里:“儿臣不是色迷心窍犯了浑,母后的顾虑,亦是儿臣的顾虑,只是儿臣现下初掌户部,少不得要请教蒋大人。如今娶了他家出来的姑娘,就算不是嫡支,也能多得几分蒋大人的指点,只要儿臣不在乎别人说嘴,母后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当初是你弄僵了我和蒋家的关系,如今我要修补,也不在乎别人笑话。你只要动动嘴皮子功夫就能成的事儿,要是还推三阻四的话,我肯定就要怀疑你结盟的诚意了。
他话都说得这般通透了,庄氏自然也爽快得很:“也怪我这个当娘的不经心,以致你如今身边连个正经的侧室都没有。现下你既已有了合心意的,难不成本宫还能做那划下银河的王母娘娘不成?改日等陛下闲了,本宫再与他商量一番,如今也等不得那三年的选秀了,索性儿一气儿给你府里多添几个人。”
姬汶忙站起身来,笑着谢恩。
庄氏又笑道:“王爷先别忙着谢我。只一点,你媳妇那身子骨儿,连她自己都顾不过来呢,府里又要新添人口,又要她劳心劳力的,王爷不心疼,本宫都要先替心疼了。那蒋家的姑娘虽好,到底不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处事上少不得有些疏漏。这府中内务,王爷待要如何呢?”
姬汶心知这是要给自己塞人,面上仍是恭顺的笑意:“儿臣自然是全凭母后做主。”
庄氏对他恭顺的态度果然满意,一脸欣慰不似作伪:“本宫这里有个丫头,原是荣国府出来的,又在本宫手底下当了这些年的差,规矩人情都是谙熟的。如今便将她给了王爷,虽说人生的愚笨了些,跟在王妃身边搭把手,做个使唤丫头还是尽够的。”
虽然是皇后的人,可到了王府里还不是任自己摆弄?想着这点,姬汶自是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
两人又叙了番闲话,姬汶便起身告辞。庄皇后使了贾元春送他,直至坤宁宫门前分道扬镳,两人一路无话。
————————————分割线————————
虽然主动请婚时亲王殿下一直显得理直气壮,可等他出了宫门,从对妻族的怒火中清醒过来时,却发现了一个悲哀的事实——大概丶或许丶貌似丶可能在没有和林琛商量的情况下,自己便要纳妾了?而且看情况还极有可能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好几个?!
姬汶突然觉得有些心虚……
☆丶82
轻薄贵女,擅闯香闺,闯下祸事竟然还是世家子弟,在最是忌讳男女大防的大雍朝,这简直就是天大的丑闻。即便是因小人作梗,妻弟做下如此丑事,若是传扬出去,也足够让忠敦亲王府蒙羞了,而姬汶与蒋家好不容易和缓了的关系,也只会再度僵硬起来。
姬汶虽然十分气愤妻族的所为,但此刻并不是窝里斗的时候,如何压下蒋家的怒火,妥善平静的处理了这桩丑事,才是最要紧的。而安抚蒋家最好的办法,便是由他接手这个烂摊子,将那位倒霉的蒋家小姐给娶了回来。毕竟堂堂亲王侧妃,说出去怎么都比一个二等世家幺子的妻室来得好听。不管蒋家承不承他的情,也不会再为了这件事和忠敦王府疏远。
而这件事儿的幕后主使,姬汶就算是个傻子也猜得出来,除了最近一直和他别苗头的姬沣丶姬濂二人,简直不作他想,其他书友正在看:。只是那位幕后之人也不想想,就算能拿此事弹劾自己治家无方,却也要付出被蒋文良记恨的代价——算计人算计到两败俱伤,这种昏招倒不像是姬濂手段,多半还是忠恒亲王那个自以为是的莽夫所为。至于姬濂,多半也是知道了这件事,存了渔翁得利的心思吧。
只不过,无论这件事是谁做的,都意味着他们几个皇子面上兄友弟恭和乐融融的局面已经过去,而底下的那些龌蹉与算计,也在此事之后,被明晃晃的摆到了台面上来……
————————分割线—————————
得知姬汶从宫中回来了,方氏连忙带人匆匆赶到主院,进门后先是给姬汶请了个安,又仔细觑了眼他的脸色发现并不是很糟糕后,才小心翼翼的开口道:“蒋夫人今早上给妾身娘家传了话,说是蒋三姑娘虽没了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