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
而如果有兵部统筹规划这些的话。
那么士兵的战斗力度会更强。
这让嬴政听了之后,也是当即点了点头,“很好!”
“这个兵部来解决军队之外的各种杂事以及供给问题,这样的话,咱们秦国的军队就可以更加心无顾忌的去行军打仗了……”
“这个兵部很不错,寡人觉得很好!”
后世的制度并不是完全会比以前的制度好。
但是后世的制度会在某些方面优于前世的制度。
不然的话,为什么后世的统治者不沿用前世的制度呢?
原因就在于。
优胜劣汰,取长补短。
而相比于秦国的三公九卿制度。
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度。
无疑是更加能够集权中央,并有利于国家。
甚至就如现代的种种制度,这也都是因为古代的种种制度演化而来。
比如现在的各部门之间,这不就是从以前的三省六部那里过渡过来的?
还有内阁制度等等。
这些不都在沿用吗?
所以经过了历史证明的制度。
这是对的。
而无论放在哪里,这都是有用的。
但只见这时候,解释完了一个兵部的作用。
赵翰便也是继续开口:“那咱们就具体来说一下,目前我秦国的大工程修建项目,这一般是按照项目来做的,有什么大工程大项目,这都是指定一个人,然后去让他负责,然后让他统筹各方的资源去做,是由这一个人为出发……”
“比如我秦国的郑国渠,这就是由郑国主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郑国却并不可以完全调动我秦国的资源,他在这其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阻挠……”
“而如果咱们秦国的所有大工程项目,都由咱们工部来主持的话,天下的所有材料,所有人都要配合工部,那么这样的大工程,是不是就会更加便利的修建?!而效率也会更高,更为省钱?!”
说着说着。
赵翰还更指出了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让嬴政听了之后,让嬴政都是有些羞涩。
只见这时候,赵翰也不顾及什么。
那是直接开口道,“就比如说父王正在修建的阿房宫,阿房宫的修建是由专人负责的,但是阿房宫却并不能够统筹资源,比如说修建阿房宫的梁木,这就要从南边的秦岭山脉运来,而要修建阿房宫的其他材料,很多就要从四方运来,而这样的话,各种材料从各地方来,来的速度不一样,来的数量也不一样……”
“就导致阿房宫已经开工了一两年,但是阿房宫的修建却并没有见到什么成效,而如果有了工部来统一规划,负责木头的官员负责木头,负责其他材料的官员负责其他,而弓步则起一个统筹作用,将各部门统筹在一起,然后规定时间,规定细节……”
“那么儿臣便可放下豪言,如果让工部来主持阿房宫的修建,那么阿房宫只需要一年,便可以完全竣工……”
历史中记载。
阿房宫休了很多年。
但阿房宫不过是一群宫殿而已。
什么宫殿要求这么久。
要想当年从栎阳迁徙到咸阳,秦国的新都咸阳也没有修多久呀,所以统筹和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那只见这时候。
随着赵翰对三省六部制的一一讲解。
众人听了三省六部制的具体规划后。
也是清晰的认知到。
三省六部制还有内阁制度如果在秦国推行了。
那么秦国在制度上就会远远超过列国。
并且秦国的经济建设以及军队建设,还有种种,这都会进入到快速发展轨道。
可以说。
那要不了几年。
秦国就会再次兵强马壮。
甚至有机会在一统了天下之后。
直接北去,将匈奴给灭了。
让一直侵扰中原大地的匈奴,彻底消失在历史之中。
所以,这个制度的改变还真有必要。
这让此刻的嬴政听着,也都非常满意,“很好……”
“寡人觉得这个三省六部制度很适合我秦国!”
“而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这也可以让我秦国拥有更多的官位,可以让这些通过科举产生的优秀人才们,有发挥才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