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本是现代大学里历史系的一名学生,对古代宫廷文化痴迷至极。一天夜里,他窝在宿舍,全神贯注地钻研一本有关古代宫廷秘史的书籍。就在他沉浸其中时,突然,一道奇异光芒闪过,他眼前一黑,瞬间失去了意识。
等林宇再次恢复知觉,发现自已身处一个古色古香的陌生房间,四周的布置全是古旧的模样。还没等他弄清楚状况,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人语声。
“这小太监怎么还没醒?该不会出啥岔子了吧?”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
紧接着,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几个穿着古装、打扮成太监模样的人走了进来。林宇惊恐地瞪大双眼看着他们,刚想开口询问,却发觉自已嗓子干得要冒烟,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
“哟,你可算醒了。赶紧起来,内务府还等着给你安排活儿呢。”一个稍胖的太监催促道。
林宇一脸茫然,瞅着自已身上的太监服饰,心里头涌起数不清的疑问。他这是在哪儿?怎么莫名其妙就成了太监?还没等他想明白,就被这群太监连拉带拽地拖走了。
在被带去内务府的路上,林宇通过和这些太监闲聊,才终于搞清楚,自已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压根没记载过的朝代,还阴差阳错地被当成净过身的太监送进了宫。可奇怪的是,他实际上并未净身。
到了内务府,管事的太监上下打量了林宇一番,说道:“看你小子还算机灵,就先安排你去御花园当差吧,好好干,别捅娄子。”
林宇稀里糊涂地就被带到了御花园。他一边假装干活,一边绞尽脑汁地思考,该怎么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活下去,又要怎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林宇好奇地望过去,只见一群宫女太监簇拥着一男一女缓缓走来。从旁人的低声议论中,林宇得知,那男子正是当今圣上楚宣帝,而女子则是新近入宫的丽妃。
林宇偷偷打量楚宣帝,发现他虽说身着龙袍,可面色苍白如纸,眼神里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疲惫与无奈。再看丽妃,正一副娇嗔的模样,嘴里嘟囔着:“皇上,您都好些日子没去臣妾宫里了,是不是嫌弃臣妾啦?”
楚宣帝只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轻声安抚道:“爱妃说的这是什么话,朕近日政务繁忙,实在抽不出空来。”
林宇敏锐地察觉到,楚宣帝的表现好像有点不太对劲,他对丽妃的态度更像是在敷衍了事。联想到自已之前看过的宫廷秘史,林宇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难道这皇帝有什么难言之隐?
之后的几天,林宇在御花园当差时,又多次见到楚宣帝。每次他都发现,楚宣帝身边的妃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对每个妃子都只是短暂相处,便匆匆离开,而且神色一天比一天憔悴。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宇在御花园的偏僻角落,听到了两个太监的窃窃私语。“哎,你听说了吗?皇上好像那方面不行,这后宫佳丽三千,可都只能守活寡咯。”“嘘,你不要命啦,这种话也敢乱说。不过,这事儿好像在宫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林宇听了,心里大为震惊。原来自已的猜测竟然是真的。
不久后,宫中举办赏花宴,各宫妃嫔都精心打扮后盛装出席。林宇作为御花园当差的太监,也被安排在一旁伺候。宴会上,众人看着满园盛开的鲜花,纷纷吟诗作词。
这时,一位贵妃看着那娇艳欲滴的牡丹,开口说道:“这牡丹虽美,却太过招摇,不若梅花,傲雪凌霜,更显高洁。”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林宇一听,心里突然一动,想起历史上有关牡丹在唐朝成为国花的典故,以及古人对牡丹的诸多赞誉。他忍不住小声嘀咕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它不仅花色艳丽夺目,更象征着国运昌盛,繁荣富贵,实乃花中极品。”
这话一出口,在场众人都惊呆了,纷纷将目光投向林宇。丽妃皱着眉头,满脸不悦道:“你一个小小太监,也敢在这儿胡乱说话?”
林宇心里暗叫不好,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小的只是从前听一些前朝的文人墨客对牡丹赞不绝口,说它‘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觉得牡丹这般的美丽,实在不该被忽视呀。”
楚宣帝原本有些无精打采的神色,此刻一下子来了兴致,目光炯炯地问道:“你这小太监,倒是有些见识,说说看,还有哪些关于牡丹的典故?”
林宇见状,心里稍微安定了些,于是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牡丹在历史上的种种故事,从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至洛阳,到牡丹在各朝各代如何被精心栽培、品种又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