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和楚宣帝心里明白,要想把这股藏在暗处兴风作浪的势力连根拔掉,非得从朝堂内部下手不可,得把那些跟他们勾结的大臣一个个揪出来。楚宣帝表面上镇定自若,跟往常没啥两样,可暗地里却和林宇紧锣密鼓地商量着怎么才能把这些人引出来。
林宇琢磨出一个主意,建议利用楚宣帝假装对边境局势忧心忡忡,在朝堂上提出增加军备开支的议案。他寻思着,那些跟“暗影堂”背后势力搅和在一起的大臣,肯定不想看到楚宣帝增强实力,到时候肯定会按捺不住,跳出来反对。而他们反对时说的话、用的招儿,很可能就会露出马脚。
楚宣帝依计行事,在朝堂上正式提出了增加军备开支的事儿。果不其然,就像林宇预料的那样,几位大臣马上站出来反对。这其中,吏部尚书王大人表现得最为激动,言辞那叫一个激烈:“皇上啊,您瞧瞧,如今国库本就没多少银子了,老百姓的赋税已经够重的了。这时候要是再增加军备开支,那不就是在老百姓本就沉重的负担上又加了一块大石头嘛,弄不好得激起民怨呐!”
林宇听了,心里暗暗冷笑。他可清楚得很,这王大人平日里总把清廉挂在嘴边,装得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可背地里没少干贪污受贿的勾当,还跟不少见不得光的势力来往频繁。林宇立刻站出来反驳:“王大人这话可就不对了。虽说眼下边境暂时太平,可北方那些蛮夷一直对咱们虎视眈眈的。要是不赶紧加强军备,万一哪天敌军又打过来了,咱们拿什么去抵挡?老百姓还能过上安稳日子吗?”
王大人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哼了一声说道:“哼,我看这不过是你为了多花钱找的借口罢了。谁能保证这多出来的开支,不会被某些人偷偷装进自已的腰包?”
林宇心里“咯噔”一下,他感觉王大人这话看似是在反对增加军备开支,实际上是在故意转移话题,想把这趟水搅浑。凭着多年的经验,林宇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王大人很可能就是藏在朝堂里的内奸之一。
楚宣帝不动声色,静静地观察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然后不紧不慢地说:“王爱卿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这件事确实得好好从长计议。不过,边境防御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大家可不能掉以轻心。各位爱卿要是还有别的想法,都可以大胆说出来。”
这时候,户部侍郎李大人也跟着站出来,帮衬王大人:“皇上,依微臣看呐,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把国内老百姓的日子过好,解决好民生问题。至于军备这事儿,不妨往后放一放,等国内安稳了再考虑也不迟。”
林宇看着这两人一唱一和的样子,心里更加确定他们和那股黑暗势力脱不了干系。可现在手上还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不能轻举妄动,不然打草惊蛇了,后面就更难办了。
退朝之后,林宇和楚宣帝来到御书房,继续商量对策。林宇说道:“皇上,今天朝堂上王大人和李大人的表现太可疑了。他们这么坚决地反对增加军备开支,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楚宣帝点点头,接过话说道:“朕也觉得这两人有问题。但要是没有证据就直接处置他们,朝堂恐怕会因此陷入混乱。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找到他们跟那股势力勾结的证据?”
林宇思索了一会儿,说道:“皇上,微臣打算暗中去调查王大人和李大人的府邸,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同时,安排人手盯着他们,看看他们平时都和哪些人来往密切,说不定能从中发现线索。”
楚宣帝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当下就安排了一批信得过的侍卫,让他们暗中协助林宇展开调查。
林宇带着这些侍卫,悄悄开始了对王大人和李大人的秘密调查。他们先是在王大人府邸附近安排了眼线,密切观察府邸里人员的进出情况。过了几天,他们发现王大人的管家老是在深更半夜偷偷跑出去,和一个神秘人碰面。
林宇决定跟上去一探究竟,看看这个管家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有一天深夜,管家又像平常一样出门了。林宇带着侍卫们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只见管家一路匆匆,来到了城郊的一座废弃寺庙。四周荒草丛生,破败的寺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阴森。
林宇等人小心翼翼地潜入寺庙,借着微弱的月光和斑驳的树影,悄悄靠近。隐隐约约间,听到了管家和神秘人的对话。
神秘人语气急促且带着命令的口吻说道:“你们在朝堂上一定要想尽办法阻止皇上增加军备开支,我们这边的计划可不能因为这事儿被打乱。要是出了岔子,你们都担待不起!”
管家点头哈腰,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说道:“您放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