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在矿洞里等了好长一阵子,竖着耳朵听了半天,确定外面没了动静,这才小心翼翼地钻了出来。她心里清楚,时间紧迫得很,每一分每一秒都耽误不起,于是赶忙朝着皇宫的方向奔去。
一路上,苏瑶靠着对京城地形的了解,专挑那些又偏又窄的小巷小道走。这些地方平日里就没什么人,陈宏布置的眼线也大多注意不到这儿,她就这么巧妙地避开了一处处危险。
再看另一边,林宇在树林里正和追兵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他身手灵活得很,对这一带的地形更是了如指掌。一会儿借着树木的遮挡藏起来,让追兵找不着北;一会儿又就地取材,设置些小陷阱,像是在地上挖个坑,再用树枝树叶盖上,绊一绊那些追兵的脚,阻碍他们的脚步。
可陈宏的这些追兵也不是吃素的,一个个训练有素,跟在林宇后面紧追不舍,根本不给他喘口气的机会。林宇一边拼命跑,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摆脱这些人。
正跑着,突然,前方出现了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林宇眼睛一亮,想都没想,“噗通”一声就跳进了河里。河水冰冷刺骨,那股寒意瞬间传遍全身,而且水流特别急,一下子就把林宇冲向下游。
追兵追到河边,看着那湍急的河水,一时间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们在河边来回找了一圈,连林宇的影子都没瞧见,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回去了。
林宇在河里拼命挣扎,全靠着一股顽强的劲儿,才在下游一处水浅的地方爬上了岸。这时候的他,浑身湿透,就像只落汤鸡,累得连站着都费劲。但一想到苏瑶正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哪敢多歇一会儿,稍微缓了缓,就又朝着皇宫的方向赶去。
再说苏瑶,一路上历经了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来到了皇宫附近。可这时候她才发现,皇宫周围已经被陈宏的人悄悄包围了,想要进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苏瑶找了个隐蔽的角落躲起来,眼睛紧紧盯着皇宫周围的动静。她发现,每隔一小会儿,就会有一队士兵巡逻经过,防守那叫一个严密,连只苍蝇都很难飞进去。
就在苏瑶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混进皇宫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了她的视线——是楚宣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苏瑶心里一阵大喜,瞅准时机,等太监走过来的时候,她悄悄从后面跟上去,压低声音叫住了他。
太监回过头,看到苏瑶,先是愣了一下,仔细一瞧,才认出她是林宇之前带来的人。苏瑶赶忙把陈宏准备起兵谋反的消息告诉了太监。太监一听,脸色“唰”地就变了,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上带着苏瑶从皇宫的一个侧门溜了进去。
见到楚宣帝后,苏瑶把事情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
楚宣帝听完,脸色沉得像结了一层冰。他心里明白,陈宏手里握着不少兵权,一旦真的起兵造反,这局势可就危险到了极点。不过,到底是一国之君,大风大浪见多了,很快就镇定下来,立刻把朝中那些忠诚可靠的大臣们召集过来,一起商量对策。
“各位爱卿,如今陈宏谋反的事儿已经迫在眉睫,咱们得赶紧想出个应对的法子来。”楚宣帝目光坚定,挨个扫视着大臣们说道。
兵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拱手说道:“皇上,虽说陈宏的兵力不弱,但咱们也不是没办法。当务之急,咱们可以马上调动京城周边的军队,加强皇宫的防守,确保皇上您的安全。同时,派人去联络各地的忠义之士,让他们赶紧起兵来京城救援。”
其他大臣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可这时候,户部尚书却皱着眉头,一脸为难地说:“皇上啊,调动军队可不是小事,这粮草得要多少啊。现在国库本来就没多少存粮了,这……”
大臣们一听,都犯了难,一时间谁也没了主意。
就在大家都愁眉不展的时候,林宇赶到了皇宫。他在旁边听了一会儿,了解了情况后,赶忙说道:“皇上,粮草这事儿,臣倒是有个主意。咱们可以向京城的富商们借粮,等把叛乱平定了,再连本带利还给他们。想来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少富商还是有那份爱国之心,愿意伸出援手的。”
楚宣帝听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几分欣慰之色,大声说道:“林宇此计甚好!就这么办!各位爱卿,事不宜迟,立刻各司其职,全力准备应对陈宏的叛乱。”
大臣们领命后,纷纷迅速行动起来。兵部尚书赶忙去安排京城周边军队的调动,他一边疾步走向兵部衙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让军队集结,加强皇宫的防御力量。同时,还要挑选出精锐的信使,快马加鞭去联络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