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了。”余文涛眼巴巴地看着余坤安,小嘴一撇,那模样可怜极了。
余坤安看着蹲在那无聊得直打哈欠的余坤清,又看了看不远处静静流淌的蒙河。对啊,可以去钓鱼嘛,他们这河里的鱼可不少呢。还有村民用编了的地笼顺着河边的水草丛里捞鱼的。“阿清,走,钓鱼去。”余坤安眼睛一亮,叫上余坤清。余坤安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朝着余父的方向扯着嗓子喊道:“阿爹,我和阿清先回家咯,你们忙完也早点回,这太阳眼瞅着就要毒起来啦!”话音未落,他便抱着小儿子地往回走,顺手像赶鸭子似的,把几个小孩一路“吆喝”着带回了家。余父望着余坤安走远,嘴里忍不住骂骂咧咧:“你个瓜娃子,才来地里没多会儿,就想着往家跑,懒死你算逑!”那声音带着几分无奈。不过,其他人倒没多说什么。毕竟今早这小子干活可不像从前那般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倒是有模有样,干得还挺起劲。一群小孩听说要去钓鱼,个个眼睛放光,兴奋得直蹦跶,纷纷主动请缨要帮忙。他们抄起小锄头,一窝蜂地往后院菜地跑去,说是要去挖蚯蚓当鱼饵。余坤清提着扛着砍刀朝着竹林走去,打算砍两根细长的竹竿。余坤安则转身进了屋,翻王清丽的出针线笸箩拿出针线。他用钳子夹着缝衣针在火膛里烧得通红,待针尖红得发亮,然后用钳子一掰就弯了,做成鱼钩状。。老太太看他嚯嚯针线,轻拍了他一下:“你看看你,一会儿你娘瞧见了,又该骂你了!”话虽这么说,老太太还是心疼他的,看着他脸上汗渍,给他用温水拎干毛巾递过来让他擦汗,说着,又去屋里掏出两块鸡蛋糕,塞到他手里。余坤安到现在还真有点饿了,吃了鸡蛋糕。等到余坤清砍来竹竿,余坤安在竹竿一端系上线组、鱼钩。简易版鱼竿就齐活了。等鱼竿做好,一群孩子也举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竹筒跑了过来,里面全是他们挖的蚯蚓,还眼巴巴地嚷着要跟着一起去钓鱼。余坤安大手一挥,佯装生气把几个孩子全部赶开。“去去去,都给我自个玩去,别在跟着我捣乱。”孩子们这才不情不愿散开。余坤安记得,沿着蒙河往上走,有一处浅滩。浅滩处刚好有一处因落水形成的深水区,深水区和浅滩的连接处,鱼儿特别多。即便到了后世,那里也是钓鱼爱好者的热门去处。他和余坤清拎着竹竿,提着水桶,一路哼着小曲儿往浅滩走去。到了深水区岸边,两人各自找了个树荫底下的草地坐下,各自把鱼竿抛入河中,等着鱼儿上钩。“哈哈,清子,我的鱼钩上鱼啦!”没等多久,余坤清突然兴奋地大喊一声,双手用力一提鱼竿,一条足有60公分左右的草鱼被高高钓起,在空中扭动着身子,溅起一片水花。这草鱼估摸得有七八斤重,原本提来的水桶在它面前,瞬间显得又小又浅。余坤安正看余坤清拽鱼线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的鱼竿猛地一沉,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拽了一下。他心中一喜,双手紧紧握住鱼竿,用力往上提。嘿,居然是一条大鲶鱼,足有50公分左右。蒙河里的这种鲶鱼,腥味极淡,鱼刺又大,肉质滑嫩无比。要是炖成汤,那味道鲜美得能把人的舌头都鲜掉,特别适合家里老人和小孩吃。果然,这浅滩真是个天然的鱼窝。两人接下来就像是来比赛的,鱼一条接着一条地上钩。不一会儿,就钓上来四五十条鱼。两人在浅滩边堆了个小水坑,把鱼一股脑儿都放了进去。这天气渐渐热起来,要是把鱼放在外面,一会儿就得死翘翘。两人钓上了瘾,眼睛紧紧盯着水面,手上的动作一刻也没停。两人钓得忘乎所以,直到手都发酸了,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水坑里的鱼已经挤得满满当当。鲫鱼、草鱼、鲶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其中草鱼和鲶鱼最多,最小的估计都有3-4斤重。余坤安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一水坑鱼,少说也得有300斤左右。还有装在水桶里的白条鱼,估计得有10来斤。这种鱼个头不大,一条也就一二两重,数量却不少。白条鱼虽说鱼小,但是鱼刺相对较大,而且胜在肉质细嫩,即使简单清蒸一下,那鲜美的味道就足以让人回味无穷;要是直接油炸,连鱼骨头都能炸得酥脆,撒上点椒盐,咬上一口,“嘎吱嘎吱”作响,别提多美味了。只是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大家舍不得用那么多油来炸鱼,不过清蒸出来的味道,也已经足够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