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雇乡亲的天数就能少些。
工钱也能省下不少。
“既然都没意见,那大哥现在跟我去里正家一趟,跟他说咱要建房的事,让他帮忙召集乡亲们。”
见大家都没意见,就和秦大明一起出了门。
出门的时候,不忘带着苦楝树枝。
俩人往里正家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个个笑着打招呼。
先前秦天策出主意,放水救了全村的庄稼,昨儿又带大伙儿在长江河捞了不少鱼虾。
这恩情,大伙儿都记着呢。
里正家。
“秦家兄弟,上我家有事?”
李里正刚跨出门槛,就见他俩过来,忙停下脚步。
“有点事儿想跟里正叔念叨念叨。”
“进屋说,进屋说。”
李里正一看他俩来了,索性也不往外走了,转身进堂屋扯出两张板凳:
“快坐下歇会儿。”
这会儿才己时初。
不少村民己经下地干活了。
水渠通了水,正是抢种菜的当口。
种上一茬空心菜、苋菜,入秋就能收。
吃不完的,可以晒干囤着。
冬天能配着,红薯干煮粥。
里正家比旁人家好些,田地多,儿子儿媳带着孙子,都下地侍弄去了。
屋里头就剩他和老伴朱氏。
“叔,今儿来有两件事跟您唠唠。”
说着,秦天策把苦楝树枝往桌上一放,
“之前我在山里鼓捣草药,还真让我找出治蝗虫的招儿了。
就这苦楝树的叶子和果子,捣碎了兑水泼庄稼上,蝗虫闻见味儿就躲,吃了准死,还不碍着人跟牲口。”
朱氏这时端着两杯水过来,把杯子放在秦大明和秦天策面前时随意瞅了眼,一看眼熟的很。
“这个我认识,后山遍地都是,果子苦得能咧嘴,没想到还能治虫?”
她伸手摸了摸叶片,“往年见人砍了当柴烧,没想到还有这效果。”
“天策,你之前说蝗灾是因为旱过头了,可现在水渠和田里都是水,哪儿还旱呢?
旱极必蝗这话也就不顶用了,我看今年指定没这灾。”
李里正往椅背上一靠,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袋,
“不过你能鼓捣出这驱虫的法子,也是费了心思,但愿咱村以后都能顺顺当当的,用不着这些。”
现在开闸放水了,水渠通了,田里也水汪汪的,说不定真能避过这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