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留了几个燃着的火把。
几人便开始往洞里搬东西。
冬天穿的棉衣啥的,暂时吃不着的粮食,
还有些平时用不上的坛坛罐罐。
两家就这么一趟趟往山上运。
等东西搬得差不多了,秦天策又琢磨着。
真要在洞里躲灾,总不能吃凉的东西,而且粮食之类的,必须有火煮熟才行。
两家人又合伙捡了不少干柴,运进洞里。
前前后后忙了五天,才算把该备的都备妥了。
这五天里,三天都在下瓢泼大雨,河道里的水涨了又涨,看得李二婶心里首发毛。
这下是真信了秦天策的话。
等两家人扛着空担子下山。刚到村口,就听见扎堆的村民在议论。
“听说了没?今年要发大水!”
“可不是嘛,长江水都漫到永安镇街上了,真发起来,指不定就淹到咱们村里。”
“完了完了,我家那几分晚秧苗,刚插上就遇水,这要是淹了,秋冬喝西北风去?”
“家里那些粮食、农具咋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被冲走吧?”
“这消息哪来的?”
“富贵说的,他听翠花家说的。”
秦天策瞥了眼李二婶,眼神里带着疑问。
李二婶赶紧摇头,嘴型无声地说 “不是我”。
秦天策眉头挑了挑 。
不是二婶传的,那是谁?
不过转念一想,传出去也好。
吵吵嚷嚷的,总能让几户人家上点心,早点做打算。
“大满家的,可算等着你了,天策也来。”
两人正好回来,离老远就看到李里正蹲在李二婶家门槛上,闷头抽旱烟。
秦天策多少也猜到点原因,索性就跟着李二婶一起过来了。
李里正愁的很。
昨儿,就听说村里传要发大水、
左问右问,都说源头在李二婶这儿,急得他一早就守在这儿。
这两年灾闹的。
里正头发都白了大半,如今听说要发水,心里跟揣了块石头似的。
见李二婶回来,他噌地一下站起来:
“大满他娘,村里都在说发大水的事,我打听了,说是从你这儿传出来的,你咋就断定要发水?”
村里经历了旱灾,雪灾,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李二婶被问得一愣,连连摆手:“我可没说这话、”
“没说?” 李里正语气沉了些,“我问大满了,他说是你告诉他的,这可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