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求得圣旨,审问
御书房外,门口的侍卫恭敬地对出来的人说道:“恭送皇后娘娘。”
皇后随意地摆摆手,抬脚走了,嘴角处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容,似是目的达成一般。
御书房内,皇帝若有所思地看着方才关闭上的房门,目光深远悠长,似乎是透过那扇房门在看刚才走出去的那个人。末了,突然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皇后这嫡母做的,可真是尽职尽责啊。”老七的婚事,也值得她巴巴得专门跑上一趟。
皇后打的是什么主意,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皇后原先因着对敬妃厌恶到极致,所以对着祁旌奚也没什么好脸色。而现在竟然特意帮祁旌奚一把,要说没有图谋,那是不可能的。
对着祁旌奚这么个刚刚得势的皇子有什么好图谋的呢?必然是想要拉拢他了。皇帝心中有丝毫的不满,他虽然也想让老七做太子手中的剑,但是皇后一介妇人插手朝堂的事,纵然其所谋之事与他一致,但是这种做法,皇帝并不满意。
福公公在一旁站着当隐形人,并不敢说话。
屋中沉寂了许久,突然听见门外的小太监拉长了声音通传道:“七皇子求见!”
皇帝闻言,目光一凝,皇后刚走,老七就又来了,这两个人是商量好的?还是巧合?
可是他当皇帝这么多年,已经不相信巧合了。若凡事都天真地相信巧合,那今日龙椅上坐的人估计也不会是他了。
皇帝本就介意皇后特意过来帮祁旌奚说话,现在祁旌奚又这么巧掐时掐点地过来找皇帝,皇帝的疑心病就犯了。
所以祁旌奚进来时,对上的就是皇帝并不是多好看的脸色,这是一种很直接的感受,祁旌奚很明显地感觉到皇帝此时似乎很不喜他。
“你此来为何?”皇帝直接问道。
“父皇,儿臣有一要事禀告。”祁旌奚承受着皇帝黑脸下的压力,将汜山县东风寨中的匪贼假冒当地县令一事告知皇帝,一边说一边偷瞄皇帝的脸色,根据皇帝的脸色时不时地改一下下一句的说法。
直到祁旌奚将话说完,皇帝才问道:“你所说的东风寨假县令可是和老六押回来的那群匪贼是一伙的?”
祁旌奚一听,就想起了那个假宋聿,犹豫了片刻才点了点头,回道:“回父皇,二者正是一伙的。”
“既然是一伙的,为何老六所言之事与你说的不同?”皇帝其实很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他还是刻意地问出来,想要听听祁旌奚会怎么说。
“回禀父皇,儿臣与六哥并不是一同剿的匪,所以儿臣抓的人归儿臣,六哥抓的人归六哥。”祁旌奚貌似很坦诚地说道。
皇帝闻言,心说这话倒是说得实在,把功劳分得这么渭泾分明,也是个傻小子。聪明的人只会做出一副谦虚的姿态,将这个功劳送给六皇子,显示一下自己的大度。或者是拐弯抹角地告上一状,说一下自己被抢了功劳的委屈。
可是祁旌奚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摆明车马地说,该谁得的就谁得,他得的不会给别人,别人得的他也不羡慕。
由此一来,皇帝对于祁旌奚和皇后暗中勾结的怀疑之心,就慢慢打消了。
先前六皇子祁隆阳一回宫,就欢天喜地地将剿匪的事呈禀了皇帝,皇帝如走场子似的,不怎么走心地夸了祁隆阳几句,再赏了一些东西,就没有再放在心上了。
这跟祁旌奚之前估计的情况一模一样,整个北齐的匪窝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只是剿灭个匪贼窝罢了,其实算不上是多大的功劳。
但是此时祁旌奚告诉皇帝,那个匪窝里面的匪贼,悄悄地在汜山县当土皇帝,这可犹如平地一声雷,把皇帝瞬间就炸怒了。先前对剿匪事宜并不怎么感兴趣的皇帝,此刻却仔细追问起祁旌奚来,问他关于汜山县的所有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现在皇帝的其中一片土地都快成别人的姓了,这叫他怎么能不急。
“回父皇的话,是这样的,那日儿臣进汜山县时已经是傍晚了,当时儿臣急着赶路,并无意打扰当地县衙,便准备随便找家客栈住下。然而一连问了好几家,每家客栈都说客满,不再招待客人了……”祁旌奚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能力,犹如酒馆里的说书人一般,把神态语气都调动起来,将铺垫、悬念、转折、高潮都说得十分生动。
这一说就是小半个时辰,祁旌奚将汜山县东风寨的事详详细细地跟皇帝讲了一遍,说得口干舌燥,重点突出了唐易姝被掳走他半夜潜入寨中救人一事,为一会说唐易姝有孕的消息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