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平圣公主传 > 109.解诗

109.解诗

面前,再由吃饭的人自己挟筷大嚼。

阿琳已经要八岁,从他来到公府客居,望月便让人锻炼他自己饮食——这样有利于他建立自立的意识。

而李绸,自他开口说话,慢慢也开始自己用餐,左右之人不过从旁协助——毕竟他只是腿脚不利,又不是手有残疾。

十月是节气轮转、寒暖多变的时候。

对李绸这等体弱的病患,和阿琳这样还未长成的童子,处在最容易生病的时节,自然要小心在意。

望月对这二人的饮食,入秋以来便很在意。

往日在餐桌上,她总会轻言细语地吩咐侍膳之人,给公爷多盛一些某汤,给阿琳多用一些某豆。

端的是慈母贤妻的心肠,公爷与琳公子自然是满心的暖意,心里感激她的关怀。

而今日,在李绸看来,她那些温言细语的关怀明显少了,看起来心情也不太明朗。

李绸将碗盏中的饮食,放进口里细嚼慢咽,隐晦地用眼角余光观察望月。

——————————————————————————————————————————

望月刚刚用好午膳,正打算与李绸和阿琳坐下来,歇一歇神,就听见桂圆进来禀报:

皇后娘娘身边的杨中官来了。

这杨中官正是杨索儿,是冯皇后昭明宫掌宫正监苏东吉的徒弟,苏东吉很愿意栽培这个徒弟,

杨索儿在昭明宫也很有份量。

望月连忙出了宜安居,亲自去前面与这杨中官见面。

原来,时气所至,宫中冯皇后犯了咳疾,几日里不见回转,她的亲近们十分忧心,便瞒着冯皇后过来公府,请嘉善公主入宫去望一望。

望月听说,自然是格外牵挂。想到皇后既是犯的咳疾,便将她平日里配的利肺护咽的保养膏丹又封上一些,一道带进宫里去。

待一切理备好了,望月不敢迁延,命人照应好公爷和琳公子午睡,她带着侍从和卫士,连忙坐车往宫里去了。

——————————————————————————————————————————

且不说嘉善公主入了宫中,如何与冯皇后说话,只说留在公府的李公爷与琳公子二人。

天气晴好,檐前屋后有不少鸟儿聒噪,李公爷睡不稳,没一时便起了榻。

李公爷遣出贴身服侍的小内侍,与武婢大雪、夏至,在他的寝房内低声说话。

外间正厅上面,琳公子正在写他的功课。旁边一个内侍一个婢女服侍着。

望月允许阿琳每隔六日,能够休沐半日,自己安排好自己。这天下午正轮着他休沐。

一两刻钟,武婢大雪、夏至从里面出来。

不一时,李公爷也转着轮椅,“骨碌碌”地开出来了。

他见阿琳在书案前写字,并未多加注意。

沈琳这小公子,虽然人小鬼大,表里不一。但他姑母对他课业要求甚严,这小公子聪明伶俐,学业上并不费事。他姑母禁止他做的事,他也十分乖觉,基本不大违犯。

李绸觉得不必为他多费心。他在坐榻边上停住轮椅,看窗外光阴在竹树上晃悠,一边晒着阳光,思量一些事情。

忽然,听到有人唤着“姑父”,他侧头去看沈琳,见沈琳从坐椅上下来,走到他近前,摆出一副驯良的求教姿态,说道:

“姑父,侄儿今日读了一诗,词句有不解之处,请姑父为我解惑。”

说着,他递与他姑父一张笺纸,上书着“茹婆”二字。

李绸学遍古今,自然知道“茹婆”二字之义,顺便想了想内含“茹婆”二字的诗文。

含有“茹婆”二字的诗文本也没有几篇,不是隐晦艰深的,就是叠唱男女情爱的,并不适宜一个八岁小儿阅读。

李绸便对沈琳说道:“你读这些闲诗,被你姑母发现,如何是好?”

沈琳毕竟是小儿家,听了他家姑父的话,立刻垂目心虚,脸上就微微显出一点紧张的神态。

李绸是多么敏锐之人,立刻感觉出来,便觉得诧异——这位沈小公子可非寻常小儿,胆大心硬着呢。

李绸便向沈琳刚才正在写字的桌上望去,见他日常习诵的功课典籍,整整齐齐码放在一边,显然功课已经做完了。

而那书案正中,则放着一张写了字的笺纸,远远望去,排列整齐,正像是一首诗。

李绸便以眼目示意,命随侍的人将那诗稿取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