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制造危机。
泰利连续在一些预选中遭到失败,觉得自己的势头有所削弱。
为此,泰利认为他需要进行一次辩论来挽回这一切。
“艾伦·莱克正在试图收买这场竞选,”他一遍又一遍地说道,“我要像个男子汉一样同他进行面对面的交锋。”泰利的言论令人兴奋,新闻界对此穷追不舍。
泰利宣称:“他不敢同我进行辩论。”而好事的记者们巴不得有这样一场辩论。
艾伦·莱克反击道:“州长先生从密歇根州起就一直躲避着这样的辩论。”
所以,三个星期以来,他们继续着互相躲避的游戏,直到各自的助手悄悄地计划和安排好辩论的细节。
莱克不愿意辩论,但他也需要这样的机会来向选民表明自己的才能,尽管他已接连好几个星期赢得胜利,正在压倒大势己去的对手。媒体的民意测验和国防工业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民意测验也表明很多的选民对他感兴趣,但主要是因为他是新人,又英俊,似乎可以当选。
外界所不知道的是,民意测验也表明了莱克的一些弱点。首先是选民对莱克的单一竞选政策心存疑惑。防务费用对选民的刺激将是有限的。民意测验显示,人们非常关注莱克在其他问题上的立场。
其次,莱克仍然落后副总统五个百分点,而后者被莱克假设为十一月份的竞选对手。虽然选民对副总统已经感到厌倦,但至少对他有所了解。而莱克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谜。还有,从竞选初期直至十一月份,他们两人将要进行好几次辩论,届时,谁将掌握主动权,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泰利一个劲儿地质疑:“艾伦·莱克是谁?”这并没能帮他多少忙。他拿出部分剩余资金,下令印制了大量的宣传标语,宣传标语上印着时下的热门问题——艾伦·莱克是谁?
(这个问题也正是泰迪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的,但显然是出于不同的原因。)辩论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路德教学院举行,这里有舒适的观众席,良好的灯光音响设备及守纪律的听众。辩论双方的工作人员甚至对最微小的细节的安排也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由于双方都需要这样一次辩论,所以最终还是达成了协议。精确的程序安排几乎要用拳头来解决,但是一旦各方都有所得,问题也就解决了。媒体得到了讲台上的三个席位,可以在一段时间里直接向辩论者提问。观众得到二十分钟的提问时间,范围不限。作为律师的泰利想要五分钟作开场白和十分钟作结束发言。莱克想要三十分钟时间与泰利进行一对一的辩论,辩论内容是无限制的,亦没有谁来充当仲裁,就他们两人斗智斗勇,一决胜负。这样的安排使泰利方面有所顾忌,几乎推翻了协议。
辩论主持人是当地电台的公众人物,他说道:“各位晚上好,欢迎光临温德尔·泰利州长和议员艾伦·莱克之间的首次同时也是惟一的一次竞选辩论。”据估计,有一千八百万人观看了此次竞选辩论。
泰利身穿一套由他夫人为其挑选的藏青色服装,标准的蓝衬衫和红蓝相间的领带。莱克则是一身潇洒的淡褐色服装,大翻领白衬衫,领带的颜色是由红色、褐紫红色及其他五六种颜色所组成。竞选班子全体人员的服装配色都是专门由时装顾问统一设计的,用来做衬托。莱克的头发染过色,牙齿也洗白了,还花了四个小时做日光浴。这使莱克看上去瘦削而精神。他渴望着那一刻的到来。
泰利州长本来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汉。虽然他只比莱克大四岁,但竞选使他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他的眼睛红肿而又疲惫,体重增加了好几磅,脸也有些虚胖。当他作开场白时,汗珠从他的额头沁出,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舆论普遍认为泰利已经输得很渗,因此他还会输下去。早在一月,《时代》周刊就做出预测,泰利获得提名是十拿九稳的事。泰利已为此奋斗了三年,他的竞选主要是靠基层的支持和不停的奔波。衣阿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每个选区的负责人和民意测验工作者都和他一起喝过咖啡,他的组织是无懈可击的。
后来,莱克带着他精心制作的广告和国防费用问题这个把戏出现了。
泰利太需要作一次令人惊叹的表演,并看看莱克当众出丑。
但泰利什么也没得到,投币选择的结果,他得先发言。他举止僵硬,讲开场白时结结巴巴,他绝望地试图显得轻松一些,但忘了该说些什么,诚然,他曾经是个律师,但他的专长是有价证券。由于他已经忘了开场白应该说些什么,于是他转而谈论起那些陈词滥调——莱克先生来这儿是要试图收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