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潜龙在渊
“她还没醒吗?”
温长晏瞥了一眼床榻上的温知泠。她已经昏睡过去三日了,今天温病才堪堪消退。
“没有。”玥玥忧心忡忡。“夫人依旧日夜呓语……”
“本王没问旁的。”
玥玥噤若寒蝉,怯怯地往后退了一步。
“哥哥……”温知泠微弱地呢喃了一声。
温长晏转身走出房间,他一刻也不想多待。哥哥?对,他还是她的哥哥,只是她已不是她的阿蛮。
“红烬,找到想仇千尘,本王要废了他。”
“红烬遵命。”
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鱼肉的温长晏,他的人,也不是谁想碰就能碰的。温长晏觉得自己应该感谢温耿,是他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当年他身为大昭太子,十七开始就去岭北打北狄,年满十八又奉旨前往南疆平息战乱,引满朝文武唏嘘。除了温耿,世间怕是再无第二个人,轻易将自己的太子放到沙场杀敌。
十八岁肩负大昭染血的旌旗,与外族打了数月的殊死之战。温长晏踩着脚下无数枯骨,杀出一条血路。破釜沉舟,他们终于守住了南部越城。费尽千辛万苦,只为了能活着回到永安城。
半年不到的光景,东海扬尘,永安城内一切都变了样。
王后与外戚勾结,涉嫌密谋造反。一朝东窗事发,被贬为阶下囚。而这个罪应当诛的王后,正是太子温长晏的生母令德王后。九死一生,立下战功,温长晏还没进入都城就被押送天牢。
被废黜太子之位,他无话可说;被自己亲生父亲下毒厌蛊,他亦是无话可说。可温耿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他最爱的两个人从他身边夺走。
昼夜更迭,朝野风云瞬息万变。有人登高摘星,却高处不胜寒;有人坠落万丈深谷,却是潜龙在渊。温长晏用了几年的时间,将这个道理给世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温耿算什么东西,还不是死在了自己亲儿子的手上?当今天子又如何,不也一样是被他死死捏在掌心?
只要他想要,大昭的整个江山都将臣服在他的脚下!
——
温长晏正在书房拟书信。
“王爷,聂先生求见。”暗卫红烬前来禀报。
“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眉眼温柔的男子出现在温长晏面前,年龄看起来与温长晏相差无几。他就是聂良柏,前东州统治者公孙孝麾下军师聂衡的义子。
当年聂衡煽动大昭南方民众,揭竿起义,妄想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几经失败后,聂衡带着聂良柏投入南晋君主公孙孝的麾下,后助公孙孝顺利拿下大昭东南部大小城池六座,任命南晋军师一职。
几年前温长晏出征讨伐,收复东州。公孙孝不敌大昭,遂下书求和,并与大昭签订赔款条约。
公孙孝大势已去,树倒猢狲散。聂衡又本是大昭人,南晋如何也再难容下他。于是,他准备带着聂良柏另投他国,聂良柏拒之,毅然决然地投靠了温长晏。
此后他与义父分道扬镳,一个为燕祈,一个效大昭。
“王爷。”聂良柏行了个揖礼。
“嗯。”温长晏头也不抬,继续在信笺上书文。
“近日太傅门下涌入许多新门客,这些学者大部分是自燕祈而来。”
温长晏笔墨不歇,说:“很好,你就叫太傅一并收了。”
这一切,俨然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留着这些人吃闲饭就行,不需要他们动脑子为大昭做事,大昭不缺出谋划策的人才。剩下的,太傅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良柏明白。”聂良柏应声道。
温长晏抬眉,问:“这一次怎么不问本王为何要养着燕祈的闲人?”
聂良柏会心一笑,道:“上一次是良柏驽钝,不知王爷将自己置身舆论是何用意。如今明白过来了,自然也深谙其中道理,更是受益匪浅。”
“嗯?”温长晏放下手中玉管,离开座位。“说说,你都明白些什么道理了?”
“杀人不一定要用刀;战役,有时候也并非尽是粮草兵马之争。许多人认为王爷是故意挑起两国争端,实际上却是算准了燕王不敢出兵。如此,使得燕祈人心不稳,内部陷入焦灼。兵不刃血,可谓棋高一招。”
温长晏:“说的有点意思。”
“燕祈与大昭想比,兵力并不悬殊,燕王身边的贤士亦不在少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