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小说杂拌 > 默认卷(ZC) §“四海居”轶话

默认卷(ZC) §“四海居”轶话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日,“四海居”又开业了。

“四海居”是四十多年前北平南西门里,牛街往南唯一的小饭馆儿。当年南西门那条街,比兔子尾巴长点有限。一个洋线店,一个棺材铺,一个自帮配底的绱鞋铺,一个卖缰绳皮条的鞍具店,最体面的就是这“四海居”。“四海居”有三间门面,土坯灰顶,门前搭了个凉棚;凉棚上悬着个结了红布条的笊篱;棚下土坯砌成,抹了青灰的案子上,摆着带饹馇的榛子面贴饼子,铬烙床子。夏天有大盆的熬茄子,柿子茭。冬天挪到屋里做生意,卖的是羊尾巴油麻豆腐,红白豆腐酸辣汤,斤饼斤面,南路烧酒。附近除去几个菜园子和义地,没多少居民,主要招徕做车行的生意的人。这里不走轿车、大鞍车,即使到了骆驼祥子们掌握城内交通命脉的年月,这附近没见到洋车的也大有人在。这里专走花车和粪车。南西门外不远是草桥,那里的人从明朝以来就靠种花为业。春天出迎春、碧桃;夏天卖芭兰、晚香玉;秋天菊花品种齐全;冬天的腊梅、水仙誉满京华。他们一早把车装满鲜花,赶进城里供给宫内府里,官商大户。剩下零星小盆,卖给佃民百姓。种花要施肥,花农又和南城的粪霸做买卖,下午把成车的大粪拉回去,花车和粪车虽来自一地方,但是两套人马。两套人马进城出城都在南西门打尖,顺便捎点针头线脑。“四海居”不愁没买卖。

“四海居”掌柜何明义只有二十多岁,年轻飒利,孤身一人,收了个徒弟姓刘,叫墩子,习惯上都叫他“小力笨”。小力笨祖上有过钱,全叫他爹吃喝嫖抽败光了。上过几年学,又从他爹那里学了些不安份的念头,本想找个什巧宗发财的,可他爹抽白面冻死街头,娘走了道,他只好由人保荐给何掌柜来当小徒弟。抱着骑马找马的打算,并不想长久地干下去,所以干活、学艺都应付差事。他总羡慕梅兰芳、马连良,认为穷人要发家,唱戏是条抄道儿。南西门靠近陶然亭,常有早上遛弯、喊嗓的艺人和练功的武行师傅到“四海居”歇腿。小力笨伺候这批人最热心,总想揪住条龙尾巴也能跟上天去。人家一来他就凑过去聊个没完,把别的主顾撂下不问。何掌柜为这打过他两嘴巴,可这个背地方招徒弟不易,把小力笨撵走,一个人又招呼不过来,只好忍气将就。

一九四四年,何掌柜上广安门外小井去趸菜,从此没了踪影。头两天墩子还不在意,认为掌柜不定上那个老乡家喝酒误在那里了,乐得落个轻闲自在。到四五天头上,还不见影,他慌了神了。连吆呼声里都带上了哭味:“新出锅的咧,大饼子哎、哎……”正好几个熟识的艺人和武行教师又来喝茶,他就跟他们要主意。有人叫他上牛街巡警阁子去报告。也有人说:“那批狗子都是吃爹喝爹不谢爹的主儿,这几天日本兵正到处戒严抓劳工。何掌柜要真给抓了劳工,巡警们趁机会就把‘四海居’这点生财、房产全捞了去,临了还不定找个什么名义把你小力笨收监灭口。你先支撑着,听听准信再说。”

又过了小半年,何掌柜还没消息。小力笨把能卖钱的东西卖给左近几家邻居,空房子门外加了把大锁,钥匙交给棺材铺于师傅,自己到戏园子去找熟识的武行师傅们求帮。

武行师傅们见他既可怜,又伶俐,把他荐给一个小戏园子打杂:烧水锅,贴海报,早晨免费带他练功。碰上戏班缺人时,唱打狗劝夫缺条狗形,牧羊圈少个羊形,就叫他披上青袍演一出不露脸不出声的角色。后来来了个话剧团,演《陈查礼大破黑猫盗》,到要紧的时候,陈查礼朝空中打一枪,有个强盗应声从半空中摔下来。那时在这种剧团里混的人,多半为了混饭吃,谁也不肯挨这一摔。排戏时剧团就出价,摔一回一碗三鲜面,说了半天没人应。当时小力笨正在台上扫地,听后台说笑得厉害,凑来看热闹,便半玩笑地说:“你要再加两包子,我给你来一下。”那导演说:“走走走,你没地方要棺材本去了。”小力笨一笑也就走开了。走开之后,戏园一个茶房多了句话:“你别小看他,他还真行,大戏班在这儿唱,羊、狗全来过,再过几天就许能来虎形了,他练过功。”导演一听,又追上去找他。从此除了烧开水,贴戏报,一天两场地摔两下,挣四个包子两碗面。

这个话剧团在这戏园演了半个月,小力笨摔了三十多脚。导演看这孩子还机灵,要价也便宜,换个地方还不一定能找个愿意挨摔的临时工,临走就问他愿不愿意一块走。小力笨摔了半个月,看出话剧一点门道:这玩艺不用像唱大戏那样苦练基本功,也没有旧戏班的规矩严。一些穿西装烫飞机头的少爷、小姐认为这是文明的现代艺术,不看这个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