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小说杂拌 > 默认卷(ZC) §步入中庭

默认卷(ZC) §步入中庭

、窝脚廊、一步廊、双步廊等名目。名词对使用者意义不大,只要记住沿墙展开的叫游廊,房前檐下的叫檐廊就足够。这两种廊有分有合,造成多种变化。游廊从屏门向两侧延伸,到院角转折向北,与厢房门前檐廊相交,再蜿蜒到正房檐前连成环状。同时从正房左右穿山而伸出两翼,和东西两耳房联系起来。廊子是内院通道,有瓦顶遮阴避雨;廊子也是小憩之所:坐凳栏板可供休闲,栏板地下可摆盆景,檐子楣上可挂鸟笼,赏花逗鸟,赏心怡情。要廊子功能齐备,便需做得考究:绿柱红檩,灰瓦白墙,凡露木活处皆用油漆彩画。彩画的重点在廊子尽头“碰鼻子拐弯”之处。那里是一面窄而高的墙,拦断廊子去路。原是块枯燥无味、使人气闷的平面。建筑家变劣势为优势,把它重点装饰起来。顶上“象眼”部分多做软心,用青灰白灰雕缕出各种花形。中间长方形主墙面,内行称作“廊子”的是重点的重点,核心之核心。要么用砖雕“松鹤长青”、“富贵功名”(牡丹花下有公鸡长鸣)等深浮雕;要么用重彩画成壁画,可画花鸟鱼虫,也可画山水楼阁,更多的是人物。或每幅一个故事,幅幅独立,如“伯牙摔琴”、“张良拾履”、“太白醉酒”、“寒江独钓”;或成本大套,多幅连成一套,如“雪拥蓝关”、“西厢待月”、“紫荆花开”,有的像眼下开了门洞,把廊引向界外。这门口虽不做彩画,但也绝不敷衍。门洞四周多用斧刃砖摆出图案,廊子的顶棚也是大作文章的所在。顶部用露明造,透过檩子可看到望板,从而檩子和望板都要用油漆,两样构件当然不能漆得靠色。如深红对墨绿,孔雀蓝对浅粉中加墨线……即有强烈对比又要互相烘托陪衬。更考究些则可造成敞襟齐檐式廊顶,用弓型花椽,椽上浓笔彩绘,椽子上砌靶砖。水磨青砖,白灰勾缝,以朴素淡雅来陪衬金碧辉煌!

除去通道和消闲,廊子还有个最大的功能,即是站在廊内体会不到的。这要站在廊外去观察。客人站在院中间环顾一圈,定下心来一想,就悟到这院子是单调的四方型,四面门对门也很繁琐。被廊子曲折多弯的平面布置一分割,变成了极富变化、大小不同的几个空间,又以它绵延不断的结构把分散的四面房屋连成了一体,显得既统一又丰富,繁琐、零乱、单调、刻板被一扫而光了。

看完廊子,客人才有心思细看那房屋的设置。

由南边进院,自然先看到北房。会有人说:“既在北边,当然就是上房了。”

不一定,一般说正院朝南的那间房就是上房堂屋。但中国人办事讲求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中庭北面建上房的原则下,有多种发挥余地。不等于往北看到的就一定是堂屋,空口无凭,有书为证,请看《红楼梦》中林姑娘初进荣国府所见的情形: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十七八岁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转随到一垂花门前落下(请注意,是垂花门前!),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注意,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果然是抄手游廊,可见我上面说得不错),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的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正堂大院……”

林姑娘看得仔细。进垂花门朝北看到的建筑物并不是正房,而是过厅。虽说是“小小的”,可也是“三间”!绝对比普通人家正房堂屋还大。凡是有厅房的人家,这厅一定盖得华丽,有的檐前加抱厦,加卷棚廊,做钩联搭、歇山顶……怎么才能分辨出它不是正房而是厅呢?

这儿有个窍门:看它的窗户!正房只在一面开窗户开门。厅则至少前后两面开门开窗,甚至还有四面开门开窗的。虽叫过厅,却并不只当过道,多半兼当做内客厅使用。有的主人还把它当做起坐间、书房和家用办公室。

为什么只看窗户不看门呢?门在院中看不见,用屏风挡住了。所以林姑娘进院之后,是先看到一个“紫檀架子的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才看到“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由此可知,厅房拦门都是放一架屏风(住房即使摆屏风也是放在后墙部位,不会拦门放在屋正中)。如果连窗户也看不到,只要看到这样摆屏风,就知道它不是上房而是过厅了。

一个厅房也值得说半天吗?

值得的。因为从这里可以知道最先见到的是什么人。四合院就有这个好处,只要看清接待的人是从哪间屋出来,就知道此人的地位,应酬执礼、称谓寒暄就不会出笑话。林姑娘初进贾府,“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