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过年的时候羡慕别人家的热闹。
虽然熊浩初今年不能跟他们一块儿过年,可他们还有许多的年,还会很多的时间,她不急。
……唔,就是有点想念那家伙了。
进入年二十六,张阳那个小工厂便给峸阜的工人放假了,最后一天,还以工厂的名义,给他们发了点年终奖——咳,这是林卉的说法。一人一斤肉,一斤蛋,五斤白菜或萝卜。
再加上他们拿攒下的粮食换的盐和酱……这个年,也算是过了下来。
梨村诸人今年都挣了不少,尤其是知道将来还会继续挣钱,今年自然舍得花钱,这个年便过得比往年都要舒坦。
梨村的热闹,十里八乡都眼红的很。
外头流民四窜,还没进入冬月,米粮价格就涨得离谱。秋粮没卖的,钱就紧巴巴了,年自然就过得一般。好些把秋粮卖掉,看到外头那些流民,心里都慌得不行,那点银子都恨不得立马去把粮食换回来,哪里还敢『乱』花。
而梨村呢?刚入年关,便成群结队去城里采买。等到年二十六,竟然还找屠夫过去帮忙杀年猪,还从早杀到晚……就算是二十户人家合杀一头猪,一户也能分到十几斤啊,那还不得天天吃肉?
除此之外,梨村人还在村口架锅煮粥,大年三十那天好歹让附近的流民吃了顿饱……
不管如何,梨村的人富起来是不争的事实。
因着流民,大伙今年都没敢去别的村走亲戚,这年其实过得还是有几分冷清。
原本以为这种状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谁知元宵还没过,这些流民便愈发难过了。
紧挨峸阜的潞阳虽算不上富庶,胜在没有灾荒,气温也只比峸阜冷一点,无处可去的流民自然拼命往这边涌。光梨村看到过的,没有上千也有几百,整个潞阳会有多少,更是无法计算。
因县城里一开始便不接收流民,派了县衙将流民驱散,流民无法,只得散入各乡村乞讨。
刚开始还有不少乡村收留了些灾民,或是捐些米粮给他们过冬,或是施粥,但这些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没多长时间便『乱』象频生,打劫、杀人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下,各村自然不乐意了,又正逢过年,大伙便纷纷挥舞棍棒将人驱离。流民无法,只得又回到县城周边。
许是衙门过年放假,倒让许多流民混进城里,东家讨点西家混一点,再打一点零工,也算是过了这个年了。
不,元宵还没过呢,县衙又开始四处驱赶流民,这回比年前更狠,动辄棍棒伺候,苦熬了几个月的流民哪里受得住这个,听说当场打死了好些个,当时没死的,拖了几天也没了。
死了还不得安息,衙役下去一把火直接给烧了,死者家人还不能靠近、不能与之对抗。
听村里人说起的时候,林卉简直都不敢相信——
这县令是不是脑子有坑?
战『乱』这么些年,人口锐减,朝廷甚至强制到年龄的单身者必须婚配,就为了促进人口增长。据熊浩初所言,这县里人口的多寡,还关乎地方官的业绩。
现在突然送来这么多流民,不就是活生生的业绩吗?只要出点钱粮把人安置下来,待开春开荒耕地便能撒手,过个两三年,不就是活生生的功绩吗?
就算不为功绩,难道就没有一点身为人的良知吗?
她甚至想拿出自己将军夫人的身份去压制一下这位傻x县令——熊浩初不在,她也没有诰命,当然不可能真的傻傻冲过去。
当其时,她收到一封拜帖——佥都御史文大人前来拜访。
佥都御史?林卉对这官名陌生的很,但她知道“御史”。按照字面,应当是跟御史差不离的。若是没记错的话,大概跟现代的ji检委差不离了!
怎么突然跑到他们这样的乡下地方了?
哦不对,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无缘无故的,这位文大人,为何来拜访她?
她跟张阳商量后,让人回了帖子,然后洒扫除尘,准备迎接这位文大人。
当天下午,两架马车轻车快马驶入梨村。
林卉、张阳领着人在门口相迎。
打头车架先下来一名儒雅的中年人,看见他们,双手一抱——
“哈哈哈哈我回来啦!”
众人一惊,闻声望去。
只见后头车架上跳下一身影,风一般刮过众人直冲林卉,后者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抱了个满怀。
“想不想我!?想不想我?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