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向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最主要问题。当今中国,如何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是中国农村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经过30多年的努力,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基本上满足了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做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此前中央一系列破解“三农”问题构想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还是得靠“三农”问题的主角:农民。从战旗村的发展变迁历史可以看出,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等、靠、要”的方式根本不可能破解“三农”问题,真正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依靠农民自主、自助和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