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当干部就得有智慧 > 默认卷(ZC) 当干部,必要的悟性不可缺

默认卷(ZC) 当干部,必要的悟性不可缺

记性、悟性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领导干部更加需要拥有较好的记性和悟性。记性,即为记忆力;悟性,即为理解力。有句老话这样说:“聪明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棒打不回。”聪明人一般是有悟性的人,而悟性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宋朝苏洵在《谏论上》中说:“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说的就是人有了悟性,才能明是非、知对错。对领导干部而言,悟性体现在对事物的现象本质、矛盾问题、原因结果等情况具有敏锐的发现、认知、判断能力。悟性犹如一个加速器,能缩短干部成才的周期,增强工作发展的后劲;悟性就像一把“金钥匙”,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打开“一扇门”。

一、尽好孝道,为人厚道,行走正道,是行稳致远之根本

从政为官如何行稳致远?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没有统一标准、固定要素。大道至简,万变不离其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是我们做人处事的根本。修身养性,最基本的就是尽好孝道、为人厚道、行走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要从学做人、做好人开始,长修为孝之道、处事之道,走上正道。

孝道,是百善之先。孝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家风。几千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百姓人家,始终尊崇孝道传承。时至今日,孝道观念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符合中华民族的人性伦理和自然法则,体现着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品质和修养。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孝不孝顺,最能体现品行、修养的好坏,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就指望不上他为国家、为社会尽责任、做贡献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本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孝道源自良好的家风。贪污腐化分子往往家风都不怎么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对领导干部来说,个人家风和品行修为的好坏,关系的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国风,是事关国家兴衰的大事。所以,领导干部千万不能“后院起火”,必须始终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尽好孝道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修身养性、廉洁齐家、勤俭持家,孝顺父母、管好家人,继承和弘扬养亲与敬亲、立身和立功等孝道文化,培养良好家风。

厚道,是做人处事之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个干部不管如何优秀、如何能干,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当领导。所以,在位时,不能太刻薄、太张扬,甚至目中无人、为所欲为、过分刁难。要坚持厚道做人做事,这样做人才有骨气、做事才有硬气。厚道之人让人信赖,让人踏实,做朋友可交、为长辈可敬、当领导可从、居下属可用。做人与做官是辩证统一的,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好人不一定可以做官,但做官必须是好人。或者说好官必须首先是有高尚人格的人,是厚道的人、身直影正的人。毛泽东同志曾评价邓小平同志:“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这也是伟人之所以伟大之处。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看作是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石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看作是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厚道做人做事。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对事业虔诚、对同志真诚,时刻牢记身份使命,知党情、感党恩,信党爱党护党跟党走;做到爱岗敬业,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本分做人,实在干事;做到宽容大度,友善待人,能容人容言容事,做一个值得党和人民信任和托付的人。

正道,是行稳致远之本。“大道至简,唯正是本”。世间的道路,有大道正道,亦有小道邪道。走大道正道,“路”会越走越宽,是希望之路、成功之路;走小道邪道,“路”只会越来越窄,是死路、不归之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走正道的人,襟怀坦荡,行得端、坐得直,无愧于他人,对得起良心。人间正道是沧桑。人生道路上,不乏陷阱和诱惑,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劳永逸,特别是面对问题矛盾,必须时刻警醒,必须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如果偏离了这条正道,就是邪路歧途,只会越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