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当干部就得有智慧 > 默认卷(ZC) 当干部,这些悖论要破除

默认卷(ZC) 当干部,这些悖论要破除

所谓悖论,就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且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也存在一些看起来似乎有道理、实际上却又不正确的观念。正因为其表面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往往容易迷惑人、误导人,让人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思维去思考问题、指导实践,其结果必然是“错误的观念指导错误的实践”。从事领导工作,千万不能痴迷于所谓的“官场术”,企图寻找当官的不二法门,只有始终牢记宗旨、坚持真理、端正态度、务实工作,不剑走偏锋、不消极懈怠、不徇私枉法,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以下这些悖论,需要广大领导干部提高警惕,正确认识,以免受此影响,走上歪路、邪路、不归路。

一、多干不如少干,干得越多出错越多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对干部的管理越来越严,问责处理力度不断加大,政治生态更加清明,干部形象也更加清正。一些领导干部发出“为官不易”的感慨,滋生了“宁可错过,不可做错”的心态,认为“多干不如少干,干得越多出错越多”,甚至“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工作状态“原地踏步”,发展面貌“涛声依旧”。这不但把自己陷于自甘平庸、落后掉队的境地,更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误读和曲解,是一种“软抵抗”。不可否认,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犯这样那样的失误、错误,甚至还会因此受批评、背处分。但决不能以此为借口,明哲保身、消极怠工,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当官避事平生耻,当干部就是责任,就是不断地消耗自己,履其职就应该尽其责,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素养、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岗位职责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要靠实干立身。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奉献。领导干部必须忠于职守、为民服务,把襟怀坦荡、表里如一当作为官做人的准则,把抓落实、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作为立身之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全身心投入,高标准履职,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只有这样人民才能信得过,自己才能立得起,一路才能走得稳。需要苦干善干。方向正确以后,方法便为王。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从事领导工作特别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善于掌握和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在知形识势、遵循规律、遵规守纪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抢抓机遇、精准发力,不墨守成规、不盲目用劲、不形而上学,尽可能地不犯错误或是少犯错误,从而把小事办实、把急事办妥、把难事办好、把大事办成。应当宽容失误。古语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要鼓励改革、宽容失误,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允许“试错”,对那些改革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探索性实验中的失误、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行为,充分予以宽容,给干事者以总结经验、重整旗鼓的机会,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凭实绩选用干部,让干部始终在充满希望的氛围和环境中工作,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

二、无过便是功

“无过便是功”是明代洪应明编著的《菜根谭》里的一句话,本意是说人生在世不必勉强争取功劳,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了,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被名利心所驱使,只有脚踏实地地努力才能成就伟大功业。但如今一些领导干部曲解了这句话的本意,认为只要不犯错、没有“过”,就算是有“功”了。为了不犯错,他们不担当、不负责,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凡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工作上无所用心、饱食终日,上面怎么说,他就怎么做,或是照搬照抄其他地方和单位的做法,消极敷衍,无异于“公堂木偶”。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区长孙连成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他不贪不腐、不拿不占,嘴上“好好好”“是是是”,就是不办事,还私下放言,不想升了,就无所谓了。这样的“为官哲学”,辜负的是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戕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其危害不亚于贪污腐败。

纪晓岚曾说,身握事权,束手而委命,天地何必生此才,朝廷何必设此官乎?封建社会的官员尚有如此觉悟,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要摒弃“无过便是功”,树立“无功就是过”的观念,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兢兢业业履职尽责。要有建功立业的追求。古人讲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