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我们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善于自我修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形势下,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革除不合时宜的落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才能攻坚克难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上是否清醒、政治上是否坚定,是一个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事实证明,只要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增强理论自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须有理论上的清醒作保证。当下,有的领导干部信仰迷茫、信念动摇、精神迷失,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不分、行为不当,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问题就出在放松了世界观改造,理论上不清醒,思想认识模糊。实践一再证明,真理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器,才能辨明真假,分清是非,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划清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才能在政治风浪中站稳立场,把握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强大的政治定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当前,最重要的是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并不断引向深入。
党的干部应该有为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境界。人类因梦想而伟大。现在,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伟大斗争来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以“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的责任担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
二、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没有完成时
重视主观世界的改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改造主观世界,培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始终坚持。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径、持什么样的心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长期以来,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信仰缺失、作风官僚、纪律松弛等问题十分突出。其根源就在于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松动。众所皆知,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源头解决问题,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掌握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把“总钥匙”,领导干部的事业观、权力观、政绩观、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等也就不会偏,对于是非、正误、主次、真假、善恶、美丑等也就能作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