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社会需要这样的创新人物。
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就算按着现在中国即将执行的渐进式退休方式,74岁也已超过了退休年龄至少10年。几乎所有70多岁的老人,在这个年龄段都会选择安度晚年,享受孙儿们承欢膝下的生活,这是很令人羡慕的。
然而,褚时健74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刚刚从铁窗中被保释出来的“病老头”,可他却走上了第二次创业之路。走这条路很艰辛,也很迷茫,一个七八十岁的老者,要承受多大的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困难,是可想而知。
褚时健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很少求助别人,他习惯自己钻研,他认为:配合着专家的指导意见,即会研究出更适合自己种植习惯的新方法、新技术。
种橙需6年方可结果,这对年轻人而言,也是个不短的时间,想想有多少年轻人经不起时间的洗礼,错失了机遇,从而与成功失之交臂。而我们要说的这位老人,却6年如一日静等着花开,静盼着结果。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丰硕的果实,可谁又能体会种植过程中的困难,正如成功的光环背后需要付出无尽的汗水一样。
在褚时健种植橙子的过程中,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掉果子、口感差、果树生病……老夫妻甚至在农场里搭起工棚住了下来,24小时不离农场,悉心“监护”着果树。
老夫妻为第一批成熟的冰糖橙取名“云冠”,起初的销售并不理想。云南是生产橙子的省份,在琳琅满目的橙子品种中,“云冠”从外观上看并无出彩之处,还是妻子马静芬想到了“品牌”营销,她打起“褚时健种植的冰糖橙”的条幅售卖“云冠”,很快便销售一空。现在看来,马静芬此举成功地打响了售卖冰糖橙第一枪。这个条幅让消费者将“云冠”的概念远远地抛在了脑后,“褚橙”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应运而生。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