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水果超市里常常见到这样一幕:进口的猕猴桃和国产的猕猴桃放在一起时,无论从外表上还是口感上相比,其实差距并非那么大,然而价格却相距甚远。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呢?难道中国的水果就那么不堪入口,外国的水果就好比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一样值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中国本土的优质水果数不胜数,然而却经常遭遇“烂在枝头,烂在地里”的惨状,甚至有的因为一个捕风捉影的谣言就会全军覆没。
然而褚时健的橙子却火了,而且这种热度有增无减,褚橙不仅是橙子中的精英,更是水果界独一无二的王者。
褚橙到底是不是中国最好的橙子,这个恐怕不好妄下断言,但的确是中国卖得最好的橙子。每年,褚橙不出云南省就会被抢购一空,在褚橙进入北京之后,很多人一下子想起了当初红塔山横空出世时的热闹景象。
褚时健跌宕的人生经历,确实是一部响当当的励志史,然而为什么褚时健的橙子卖得这么好呢?要知道,现在很多果农面临的绝不是供不应求的热闹场面,而是屡屡遭遇“好收成烂行情”的残酷现实。因此,褚橙的大卖,是一个值得追问和深思的话题。
其实,褚橙的走俏,主要赢在五个方面。
第一,赢在质量。褚时健的橙子,凝聚了这个老人的大量心思和心血,不管这个橙子借助了他多少名气,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又酸又涩的橙子,即使褚时健有再多的传奇经历,也不会有几个人去买,更何况,褚时健在一开始种植橙子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料到能卖得如此火爆呢?所以,橙子的味道是关键,是打动人们的第一要素。
由于褚时健种橙子使用的是山泉水,而肥料是烟梗等有机肥,没有一丝一毫的化学成分,所以是绿色健康的。为了保证橙子的口感,褚时健几乎拿出一年中的三分之二时间扎进了果园,全身心地研究种植橙子的技术,谁家的果子掉落多少,谁家果子结得最好,哪怕是具体到哪一棵果树,褚时健都记得门儿清。品烟懂烟,种橙懂橙,褚橙就是褚时健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的结晶。
吃过褚橙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种橙子其实外表看起来和别的橙子没什么区别,甚至更显得有点普通,通常为拳头大小,表皮还带着点青色,论卖相或许不是橙子中的“明星”。然而当你一口吃下去的时候,就会马上赞不绝口,因为它的口味非常适中,让甜度和酸度维持在一个黄金比例之中,是货真价实的大甜橙。很多人都表示,吃完褚橙之后,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有些人喜欢褚橙,也知道它的价格并不便宜,可即便如此,市场上也很难买到,通常只能提前预定。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褚橙简直相当于水果中的iPhone手机了,不排队耐心等待,很难吃到新鲜的。用网友的话说,吃褚橙是“品甜中微酸的感觉,犹如人生”。
第二,赢在品牌效应。褚时健当年起的“云冠冰糖橙”的名字没几个人记得,反而记住的是“褚橙”——褚时健种的橙子,这自然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别称。毕竟在中国几乎没几个人不知道褚时健的,更不要说他的家乡云南了,甚至现在的百度百科里,都有专门介绍褚橙的词条:褚橙是冰糖脐橙的一种,云南特产橙类,以味甜著称。以褚时健之名而进行营销的橙子,效果会不惊人吗?
褚时健利用市场经营中最基础的品牌概念,为他的橙子打造了一个响亮的品牌,由此获得了品牌溢价,让褚时健不仅赚到了钱,更让给他种橙子的果农提高了收入。这是一种绝对的双赢,也是工业跨界到农业成功的关键步骤。
第三,赢在故事。褚橙卖的是什么?不仅仅是一枚橙子,也是一个充满励志精神的故事。它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励志橙,这其实是悄悄将褚时健坎坷的人生经历融入进来,体现了他坦然面对挫折、不畏艰难、斗志不死以及东山再起的顽强意志。抛开褚时健入狱这一段不说,单就这种跌倒了还能爬起来的精神,正是时代所缺乏的,也是中国企业家需要的一种基本素质。难怪连柳传志都说过,如果是他遭遇了和褚时健一样的经历,可能就是随便干点什么,不会去搞这样的一次伟大创业。所以每一个买到褚橙吃到褚橙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褚时健,下意识地会激励自己去拼搏和奋斗,而且会愈挫愈勇。从这个角度来看,褚橙的味道自然是别的橙子无法比拟的。
褚时健尽管本身处于各种舆论的漩涡之中,但是他的东山再起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声援和支持的。难怪有人说“每一个橘子里都写满了褚时健的故事”。事实正是如此,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