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普京:为俄罗斯而生的万人迷 > 默认卷(ZC) 普京的“政治伏笔”

默认卷(ZC) 普京的“政治伏笔”

时局动荡,民生疾苦。越是混乱的年代,越容易出现英雄。暴风雨来临的前夕,海面上仍然飞翔着海燕,不畏风雨,就如索布恰克他们一样。

索布恰克加入苏共时,他已50岁了,那时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的斗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家兴亡在此一刻,索布恰克自然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他也不满苏共的做法,认为苏共的一些举措实在荒唐,他想改革,想改变当时的政治局势。因此他也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可以让他从教师转变为政客的契机。他很幸运,因为不久之后,这个机会来了。

当时,苏联正在选举“苏联人民代表”,作为知名院校的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获得了推荐候选人当选人民代表的权利。这就是索布恰克等待的契机。

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在选举大会上选出了8名候选人,索布恰克也在其中。他想从政,就必须在这次竞选中胜出,但与其他人相比,他似乎没有太多优势。8个候选人当中,知名度最低的索布恰克一度不被看好,不过他也有自身的优势。凭借着出色的演讲能力以及条理清晰的演讲纲领,他居然成功地击败了其他选手。

索布恰克的口才很好,面对其他人提出的尖锐问题也不会乱了阵脚,他的沉着、冷静在这几个候选人中格外突出,他平静地回答对方的苛刻问题,坚定又不失智慧,给其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终,索布恰克获得了75%的支持率,这绝对的优势让他得以继续接下来的竞选活动。索布恰克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接下来的列宁格勒市瓦西里岛的第47选区的竞选中,也大获成功。

1989年5月25日,莫斯科举行了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大会举行前的预备会上,索布恰克的表现就十分出彩,而在随后的代表大会中,他继续保持着胜利者的劲势,十分夺人眼球。凭借这次代表大会中的表现,索布恰克很快就当选了人民代表,也吸引了苏联领导层的关注。索布恰克的名字也慢慢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在这次代表大会之后,他加入到了叶利钦的跨地区小组。

索布恰克是个很能保持自我的人,不容易被同化,更不会随波逐流。他加入叶利钦的跨地区小组,只能说较其他“中间派”、“传统派”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叶利钦所代表的“激进派”更符合他本人所希望的政治局势,这并不是说,加入叶利钦阵营便要处处与戈尔巴乔夫作对。

相反,身处“激进派”阵营的索布恰克,也并不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所有做法都不可取,而戈尔巴乔夫也一样“通情达理”,未将索布恰克树为自己的政敌,甚至还非常尊重索布恰克。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重大会议上,他都会真诚地向索布恰克提问。这样看来,不知是戈尔巴乔夫想到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索布恰克会“做人”呢?

索布恰克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时刻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更不会偏袒叶利钦、戈尔巴乔夫两人中的任何一个,他不愿卷入他们两个人的竞争当中。普京曾说:“我非常欣赏索布恰克的独立性以及阐述自己见解时的勇敢精神。”在当时民众的心中,索布恰克是一个正直、率真的人。

尽管索布恰克一直都保持着独立性,希望在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之间找到一根平衡木,因他不希望加入这场恶斗当中,与其耗费力气自相残杀,还不如多花些时间精力去改变社会,造福民众。但是,事与愿违,索布恰克的那根平衡木倾斜了。

促使平衡木倾斜的正是戈尔巴乔夫。他下放了一份文件,称:最高法院领导人、最高检察院、苏联政府成员以及其他高级官员的任命,必须经过苏共中央政治局与最高苏维埃会议的批准。这个决策一出,随即引起轩然大波。这等于是向索布恰克直接下了“挑战书”。

索布恰克当时是一个经济法和改革分委会的领导人,他在参加最高苏维埃会议的时候,反对过很多人事任命,致使他们无法再在职位上继续工作,其中大多数都是一些为官多年的元老级人物。

其实,索布恰克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当时政局混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些冥顽不灵的老顽固的存在,这才使得改革一度停滞,故此为了能使政治局势好转起来,必须要剔除这些腐败分子,并且输送新鲜血液。许多元老级的人物没有通过最高苏维埃会议的批准,而一些还没多少名望的人反而被任命了,这让那些没通过批准的元老级人物心里很不舒服。很快,那些没被任命的人开始抨击这项新政策,国会也变成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会。

在这场辩论会中,索布恰克与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