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这一做法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美方认为,俄罗斯为伊朗提供核技术会影响国际的安全形势,美方担心伊朗会利用俄罗斯提供的核技术制造核武器,因此美国要求俄罗斯终止这一行为。而俄方却认为,美国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故而并未听从劝告。
2000年3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对俄罗斯进行访问。为了推进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双方签署了两国关系基础和合作原则条约。在哈塔米访问期间,双方还达成了共识,签订了关于黑海法律地位的联合声明。哈塔米与普京在谈话中均表示,要加强两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普京还打算帮助伊朗建立布什尔核电站。
2000年10月,俄罗斯宣布将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前提下,加强与伊朗在原子能方面的合作,俄罗斯方面允诺将继续帮助伊朗修建3座核电站。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俄罗斯与德国、法国合作,形成三角关系,在伊拉克战争的问题上他们表示,在维护国际法和联合国尊严的前提下,将会保护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合法利益。俄罗斯此举,也是出于自身利益及战略利益方面的考虑,可美方对此十分不满,俄美关系迅速恶化。
俄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好不容易才得到缓和,两国也都十分珍惜这样的改变,不仅俄罗斯将改善俄美双方关系看做是当前的紧急任务,美方也同样如此。可这次事件又让两国关系降到冰点。
2003年9月底,普京与布什在戴维营会面。在这次会面当中,两人都认为在反恐战争中,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已不仅局限于战略伙伴关系了,彼此更像是真正的盟友。布什在会面中,首次明确地承认了俄罗斯打击车臣极端分子的行为属于世界反恐战争的一部分。显而易见,“分分合合”的俄美关系不会因一次政治或军事事件而完全修复,也未必会因此而陷入不可逆转的境地,这一如商业上的“有钱大家赚,没钱靠边站”。
近几年,俄美关系再次降温,导火索即是乌克兰危机。
乌克兰拥有4500多万人口,是东欧最大的市场,有着极大的消费前景,且乌克兰占据着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是,占全优厚条件的它却一直面临着经济困境。
自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增长便不容乐观,其经济状况更排在所有独联体国家的末端。乌克兰政府部门贪污腐败严重、失业率高、经济低迷、货币管制,都是造成此次乌克兰危机的原因,而这次危机的根本性原因即是乌克兰与欧盟签订联系协议失败。
乌克兰的大片国土连接着4个欧盟国家,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时大多都经过乌克兰,故此其地理位置以及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欧盟于2009年启动了东部伙伴计划,想借此来加深与前苏联的6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乌克兰便是欧盟拉拢的对象之一。
然而,拉拢乌克兰在内的6个前苏联成员国之举却严重地损害了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俄罗斯强势介入乌克兰问题。这就是造成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原因。
2014年3月1日,普京与奥巴马进行了1个半小时的电话交谈,他们就乌克兰的危机进行了深刻讨论。奥巴马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他呼吁普京能把俄罗斯部队撤回克里米亚的军事基地内,警告普京如果再不撤军,美国以及其他盟国将会实行报复行动。但是普京强调,一旦暴力继续蔓延,俄罗斯将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当地的俄语语系居民的安全继续派兵。显然,硬汉普京并不妥协。
其实,乌克兰危机事件致使很多俄罗斯人都开始担忧俄美关系。2014年1月时,对俄美关系持负面评价的民众只有17%,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这个比例急速攀升至82%。这明显不是好兆头。乌克兰危机也让66%的人民对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打上了“差评”。40%的人认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
利益一旦发生冲突,朋友可能也会立即转变为敌人,只看这种利益的冲突大小和类型了。俄美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说它们是合作关系并不正确,说它们是抵抗关系也不完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俄美关系较冷战时期已有了很大改善。未来之路或许会越发平坦,这当是两国人民的期冀。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