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 > 默认卷(ZC) 第十五章 主编《现代文艺》

默认卷(ZC) 第十五章 主编《现代文艺》

夫与莫泊桑的感染,是这样吗?”

凌叔华说:“也许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但这三家的作品我还不曾看过,将来倒要好好看看。现在有一些人,好像唯美派王尔德幽灵附体了,整日价美呀艺术呀,美与艺术到底是什么,他们也许还不曾弄清楚。还有一些人,见到麦苗竟以为是韮菜,他却偏偏还要写农村,这不是很可笑吗?”

张秀亚问:“您现在写什么作品?”

她喝了口茶,摇着一把纨扇说:“我正在尝试用童话写一篇小说,即将发表在《创作十年》里。内容是三个人叙述一件事,竟变成迥然不同的三件事,足见人言可危。写童话实在是中国作家当务之急,为救救没有书读的孩子,也应该如此,尤其是一些女作家们。”

她们谈着谈着,张秀亚似不胜数百里车程的疲劳,小头一歪竟睡着了。

第二天凌晨,凌叔华带张秀亚到西斜街去看望沈从文夫妇。

那一天沈从文正在家欣赏一些青花瓷器,看到满脸稚气、身材矮小的张秀亚,相视一笑说:“陈蓝(张秀亚当时用的笔名)原来是个小孩呀!”

在凌叔华的鼓励下,张秀亚不时有文章在武汉日报《现代文艺》副刊上发表。许多年后,张秀亚著作等身,文学成就斐然,成了台湾现代著名的女作家。

三一九三五年末,凌叔华第三本小说集《小哥儿俩》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这本小说集中有:《小哥儿俩》、《搬家》、《小蛤蟆》、《凤凰》、《弟弟》、《小英》、《千代子》、《开瑟琳》、《生日》、《倪云林》、《写信》、《无聊》、《异国》,共计十三篇作品。凌叔华在自序中说:

这本小书先是专打算收集我写小孩子的作品的。

集了九篇,大约自民国十五年起至本年止,差不多近十年的工作了。排印以后,编辑者说这书篇幅少些,希望我添上几篇,这是后面几篇附加的原因。那是另一类的东西,骤然加入,好像一个小孩子穿了双大人拖鞋,非常不衬,但为书局打算,这也说不得了。

书里的小人儿都是常在我心窝上的安琪儿,有两三个可以说是我追忆儿时的写意画。我有个毛病,无论什么时候,说到幼年时代的事,觉得都很有意味,甚至记起自己穿木屐走路时掉了几回底子的平凡事,告诉朋友一遍又一遍都不嫌烦琐。怀恋着童年的美梦,对于一切儿童的喜乐与悲哀,都感到兴味与同情。这几篇作品的写作,在自己是一种愉快。如这本小书能引几个读者重温一下旧梦,作者也就得到很大的酬报了。

这部小说集出版以后,茅盾以‘惕”的笔名,在《文学》杂志发表《再谈儿童文学》的评论:“凌女士这几篇并没有正面说教的姿态,然而竭力描写着儿童的天真等等,这在小读者方面自会发生好的道德作用。她这一‘写意画’的形式,在我们这文坛上尚不多见。我以为这形势未始不可以加以改进和发展,使得我们的儿童文学更加活泼丰富。”

细读这部小说集,写儿童的有十篇作品(其中童话一篇,日本为背景的三篇),写现实妇女生活的两篇。写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小说一篇。

《小哥儿俩》描写的是七叔叔给小哥儿俩的八哥被黑猫吃了,小哥儿俩誓言要杀死它,然而当看到黑猫生下一窝小猫时,又怜悯的与黑猫示好了。《搬家》写枝儿回老家探亲,与四婆结下友谊的故事。《凤凰》则是枝儿在家门外用面捏“凤凰”,被人拐骗又被家人接回来的事。《弟弟》中未来的二姐夫答应给他找《水浒》画像“失约”,写弟弟心理变化的过程。《小英》因在三姑姑婚礼上见了“吓人的”婆婆,回家与祖母相哭,认为是受了婆婆欺侮,提出“三姑姑不做新娘子”的想法。《开瑟琳》和张妈女儿银儿到母亲房里玩,不慎将母亲手表玻璃打坏,银儿出主意埋到花园里,母亲回来后认为是张妈所偷被开除,后来母亲在花园里找到手表,开瑟琳看到后“全身不觉木了”。

以日本为背景的有三篇小说。《千代子》写千代子在家里和学校常常听到说中国人如何丑恶,而在洗澡时见到的恰恰相反,她便很自然地加入到“笑声”的行列里。《生日》所描写的是晶晶与父母在公园里共渡她两周岁美好生日的故事。《异国》是写中国女孩蕙感冒住院,与日本护理小姐的友谊。

《小蛤蟆》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童话,写的是小蛤蟆渐渐长大了,它告别妈妈出游与蜜蜂、麻雀相遇对话,又回到妈妈身边的一段经历。故事以拟人化的笔法,生动、别致地刻画了小蛤蟆这个故事的“主人”,读来感人肺腑,令人耳目一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