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董明珠:倔强营销的背后 > 默认卷(ZC) 培养人才,强化团队忠诚度

默认卷(ZC) 培养人才,强化团队忠诚度

台上,就看见过格力员工的身影。叉车工曹祥云用叉车开啤酒瓶,用叉车穿针引线,最后获得了冠军。应该说,这样的冠军是非常有成色的。但是,这位载誉归来的冠军,回到格力参加专业比赛,也仅仅获得了第六名。

格力电器因为工作需要,每年都要招聘大量农民工。招聘农民工时,格力首先要对应聘人员进行几项培训:业务培训、技术培训、知识培训和体能培训。也就是说,所有进场的员工,上岗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上课、读书的再学习过程。

此外,格力电器每季度或者半年,都要对员工进行一次军训,增强企业军事化管理的强度。军训的时候,包括公司基层的科室人员都必须参加。军训活动中,通过跑步、走路、立正、稍息这样的军事化训练,营造一种浓厚集体行动氛围。

提到对入厂大学生的培训,董明珠更是颇有心得,她说:“通过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实践,我觉得应该把培养大学生关爱别人的意识当成要件。有的人或许说某个大学生不行,而到我们格力电器来,我却认为很多大学生都很不错。这里,关键的因素是你能不能去发现他。这个时候,要从一个人品德的角度来发现一个人,进而给他一定的机会。”

董明珠认为,培养人才,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培养好人才,不仅是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

对格力电器而言,每年都会有大约10%的新进员工进入公司。对此,董明珠曾说:“哪怕这个员工是农村来的,我们也要培养。以后哪怕他离开格力,他也毕竟是一个有用的人。这些,就是我们格力所要追求的。培训农民工,我们不仅仅是为格力电器服务,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农民工有更多就业挣钱的机会,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对中国、对社会有贡献的。”

在董明珠经常提及的话题里,格力接班人的培养一次次地出现其中。在董明珠的眼里,要成为格力电器的接班人,必须具备两个基础条件: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她说:“我希望年轻人都要培养一种对整个社会、对别人的责任感,而不是对自己的责任感。未来的30年,格力只有具备了更多这种责任感的人,才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要想成为董明珠看得上的接班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毫不夸张地说,董明珠个人的思想境界太高了,她时刻都在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一个人最容易被控制的是行为,最不容易被控制的是思想。董明珠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一部分可能源于她的成长环境,而另一部分则很可能是源于她的天性。这两个原因,显然都不是通过硬性规定就能达到的。

董明珠觉得,要辨别和培养出一个人才或者很多的人才,都很不容易。特别是当一个人拥有权力的时候,也正是最考验他的时候。平时看一个员工可能各方面都是最好的,但当他拥有权力的时候,能否做得好就很难说。我们无法断定董明珠是否是从自身经验的角度来提出这些观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格力在人才的培养上有独特的模式。与其他企业重用“空降兵”不同的是,格力电器注重培养自己的干部梯队,并创造了一种任人唯贤的选拔、培养与激励机制。在格力,不仅为普通员工提供了大量的晋升机会,也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成才环境。

作为女性,董明珠在管理中对女性的要求反而更加严格。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严格要求,凡是在她手下工作的女性,都能够脱颖而出,有的还做得非常成功。董明珠曾经非常骄傲地宣称,她培养的一位女性经营部长,在格力一直干了十几年,从计划员成为部长,靠的完全是她的勤奋和智慧。

按照董明珠的标准,如果一个员工不忠诚于企业,即使他再有能力,也不能用他,这样的人用得越多,对企业的伤害就会越大。

有人问董明珠:“你培养了这么多的人才,万一以后他们离开了格力,到了其他企业,甚至到竞争对手那里成为骨干,你不后悔吗?”对此,董明珠认为,这些离开格力的人,如果能够把格力优秀的工作作风带到其他企业,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只靠格力一家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企业规范发展才行。

在格力电器的人才观里,招聘人才和培养人才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视引进人才的后勤保障工作,为人才解忧,保证人才的利益,维护社会和谐,向来都是格力电器的分内之事。在格力电器,除了提供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优厚的福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