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花销。
说实话,上官燕青并不觉得60两银子有多贵。她自己就可以想象到所需的砖块,还有人力物力的耗费。
不是萧景鑫不舍得,而是他觉得不值当。
上官燕青明白自己汉子的心思,赚钱确实不易,心疼也是力所当然。可她想的更多,若是彻泥巴院墙,三天两头的日晒雨淋,经不住折腾。
她开始耐着性子,跟萧景鑫讲叙这其中的道理。首先用砖砌的结实,耐得住岁月的洗礼。还有就是砖墙看着上档次,也不用隔三差五的修修补补。
上官燕青给他说了隔壁邻居的泥巴墙屋子,经过雨水的冲刷,墙面上沟壑纵横。大太阳一晒,又裂出千条万缝。一到冬天,冷风飕飕的往屋里灌。还有那火房倒塌了。
以后做腌菜忙的不可开交,那有心思操心补墙的事儿。萧景鑫一听也觉得有理,只不过当时肉疼,砌完也就无所谓了。
所有的事按排妥当后,萧景鑫就全权的交给柳泥匠处理,他自己就不在参与了。
萧景鑫就一条心思的埋头腌制泡菜,他这几天又去了一趟县里。
洛城县酒楼的销量也不错,反响特别好。还专程派人前往萧家催货。
他这一去又是两三天,上官燕青白天忙活着没感觉,一到晚上就想念的厉害。没有萧景鑫陪在身边,整夜未眠。
次日一大早,上官燕青干瞪着两眼望着天花板。王婶神色慌张的进屋,说是二房的
杨氏正拿着刀,满屋的追赶着萧雨。
一听如此严重,她来不及多想,随手抓起床头的衣衫,王婶扶着上官燕青,火急火燎的前往偏房。
她们到的时候,杨氏已红了眼,两眼恶狠狠的挥舞着手中的菜刀,直往萧雨身上扔。
那憎恶的表情,恨不能把萧雨大卸八块,誓不砍死不罢休的架势。
说实话,上官燕青当时也被吓的目瞪口呆,她跟杨氏处的时日最长,还从末见过杨氏如此器张的气焰。
这劝架也得知根知底,要不也无法开口。
到底是何事让杨氏如此大动肝火,上官燕青实在想不明白。这二房两口子以前都是恩恩**,卿卿我我。眼下却刀峰相对,定是有不可告人的苦衷。
她本想上前拉架,可王婶考虑到肚里有娃,便不让上官燕青上前。只让她站在远处劝说,不许近身。
尽管上官燕青苦口婆心的相劝,但丝毫不起作用。
她扭转头,顿生一计。
何不让萧雨先脱身,到外面躲上一会儿。杨氏自觉无趣,便会失去发愤的本性。
上官燕青假装不舒服,双手捂着肚子。萧雨一看她那难受的样,急忙匆匆上前相扶。
乘着扶她的间隙,上官燕青低声给萧雨支招,他一听也觉得有理,毫不犹豫的抬腿跑出院外。
看着萧雨的背影,杨氏也没了力气。她把手里的砍刀重重摔在地上,激起些许灰尘。
杨氏双手抱头,蹲在地上痛哭失声。
她决不允许杨氏变成这样,上官燕青在心里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得拉杨氏一把。度过这个难关,定能好起来。
等杨氏心情稍微好转,上官燕青才旁敲侧击的打听着,今日这场闹剧的由头。
“二嫂,你心里有委屈就跟我说,我可是把你当知心人,啥事不要憋在心里,这女人经不住生气,老的快不说,还会气出病来。千万别跟自己较劲儿。”
杨氏一向信任上官燕青,听她
这么一说,满肚子的委屈喷涌而出。
“三弟妹,我告诉你,我这是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这不,我好不容易回想起娃儿爹,没想到还回忆起他跟村里秀兰有一腿。气愤难平,便有了砍他的冲动。”
上官燕青听了哭笑不得,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高兴的是杨氏终于想起了自家汉子,难过的是这萧雨以前做的坏事她也记起来。
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上官燕青听萧景鑫给她讲过。
还是杨氏刚进门那会儿,一直默默喜欢萧雨的秀兰,当时受不了打击。竟然拿着毒药威胁萧雨,让他承认对自己也心生欢喜。要不然就服毒自尽,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多想,萧雨就脱口而出。说出了自己喜欢秀兰的话语。
这秀兰的命是救了,可在杨氏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有段时间,两人的关系急剧恶化,差点儿分道扬镳。
后来,这桩事儿就成了乡亲们调侃的话题。
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