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八部天龙外传 > 十一、澶州之战

十一、澶州之战

静虚道:“二十四年前,先师虬髯真人听闻辽国要大举入寇,因此事关系我大宋存亡,师父虽然是出家之人,却不能无动于衷,便率我师兄弟三人连夜赶赴京师,同时邀请华山的鸿蒙子、终南山的云溪子和峨眉山的雷霆子等十几位道长,齐聚京师,大家共推师父为首,去拜见当朝宰相寇准,希图为国效力。”

“寇准也早知师父之名,便将我们延入相府,共商国事。师父劝寇准在沿大名、沧州、邢州、定州一线设置防线,堵截辽军,并在河东并州、代州布下重兵,俟辽军来犯便东向出击,形成对辽军的合击之势。寇准虽是读书人,却能谋善断,见识非凡,将宋军精锐陆续调往河北布防。”

“秋天,辽国皇帝和太后亲率二十万铁骑南下,边境告急文书雪片般驰至,廷臣都吓得面如土色,慌做一团,参知政事王钦若请皇帝南巡自己的家乡金陵,佥署枢密院事陈尧叟请皇帝巡幸自己的家乡成都。”

“真宗皇帝胆怯,便想一走了之,只有寇准临危不乱,奏请皇帝御驾亲征,厉斩言退之臣,并进言道:‘眼下敌军近在咫尺,形势万分危急,只能进而不能退。河北诸军日夜盼望陛下到来,如若陛下弃之南走,就会军心瓦解,不战自溃。那辽国骑兵来去如风,速度极快,随后掩杀,恐怕陛下未到金陵便已遭不测!’”

“寇准见皇帝沉吟不语,便去找殿前都指挥使高琼,问他:‘将军身受国家恩遇,现在形势如此危急,该当如何?’高琼是个热血汉子,当即拍胸说:‘我不过是一员武将,只能以拼死作战来报效国家了。’”

“寇准点点头,便带高琼去见皇帝,进言道:‘如果陛下对我的话还不相信,那就再问问高琼。’”

“真宗皇帝心乱如麻,还真就问高琼:‘南巡何如?’”

“高琼跪在地下,叩头有声,劝谏道:‘宰相的话千真万确!陛下试想,随驾军兵父母妻儿俱在京城,他们岂会抛弃亲人南下!如要南巡,军兵们定会在半道逃走,那样局面就会不可收拾。希望陛下快快进军,我们都将决死一战,必破辽军!’真宗皇帝被说服了,便下令向澶州前进。”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范仲淹道:”平日里只听史官言道真宗皇帝英明神武,气吞万里,却不料如此畏敌如虎!”

静虚抚须道:”这也怪他不得,真宗皇帝自幼居于深宫,未经战阵,如何不惧辽军铁骑!辽国皇帝还则罢了,那辽国太后萧绰却非同小可,连太宗皇帝都败于她手。雍熙三年,太宗皇帝分兵三路北伐,时辽国国君新立,只有十几岁,军政皆决于太后。萧绰以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为将,先败东路曹彬于岐沟关,再破中路田重进于蔚州之东,后在西路飞狐之北击败潘美,”

静虚转向杨文广道:“令祖便是西路军的副帅,也在陈家谷口为国捐躯!”

杨文广星目含泪,颤声道:“文广曾听祖母多次讲过,不过时人只道先祖是兵败身亡,却不知道另有隐情。”

范仲淹诧异道:“有何隐情?”

杨文广道:“雍熙北伐时东路、中路两路败绩,太宗皇帝知事不可为,就命西路主帅潘美和先祖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内迁,祖父得知辽军已攻陷寰州,便建议避辽军锋锐,分兵应州以诱辽军主力,然后以千名强弩手扼守石竭谷口,以保全数州军民安全。”

“此本万全之策,但时为监军的蔚州刺史王侁大表异议,对祖父大加讥讽,祖父受激不过,遂号令所部军兵与契丹决战,临行前,祖父请潘美与王侁在陈家谷口设伏兵接应,潘美与王侁满口答应。”

“祖父兵至沙丘,陷入敌军重围之中,遂舍命杀出一条血路,退至陈家谷口,本以为有援军接应,哪知谷口空无一人,方知潘美、王侁早已置己于不顾,此时后有追兵,前无接迎,生还无望,复率部力战,祖父、七叔和所率将士悉数战死,无一偷生!”

众人闻之流涕,富弼听得怒发冲冠,厉声道:“那潘美、王侁如此儿戏军情,难道朝廷竟无人追究吗?”

杨文广哭道:“祖母得悉内情后上殿面君,弹劾二人,历数潘美和王侁之过,太宗皇帝痛惜不已,削潘美三级,把王侁除名流金州。”

范仲淹心中一动,道:“你祖母可是姓折,可是府州折御卿的姊姊?”

杨文广点头道:“正是。”

范仲淹心道怪不得太宗会重处潘美等人,想那潘美乃是大宋开国勋臣,战功累累,与太祖、太宗私交甚厚,且本朝向来军纪不严,东路军曹彬指挥无能,违令轻进,致使北伐功败垂成,也不过迁骁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