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肖盛的口供里推出些什么?
方良开始思索。
当然前提是先总结出肖盛的供述内容:“三个月前他趁田一秀出差时拜访田宅,和田妻陈白莲发生不伦关系,此后这种关系就一直未断绝,两周多前案发时,或许是趁着酒兴,或许一早绸缪好的,两人打算再次偷情,地点就在田宅,估计是从门口摄像头那里引发了主意,丈夫田一秀白天醒来,如果怀疑妻子兴许就会去查监控记录却不会有收获……但肖盛却说,他的偷情计划实际上是失败了,他刚独自驱车返回田宅,进院子和等待的陈白莲汇合,外面自己车的报警器就响了,他心怀鬼胎受惊吓,决定终止计划,就离去了……后面,田妻应该在摄像头冒出前回归了自家里,然后凌晨左右案件爆发,承接了小文的阐述。”
“嗯,记性尚可,那你的推理呢?”
方良想着镜或说照分析时的风采,自我发挥说:“如果肖盛的供述是假的,是为了脱罪,那自然没什么好分析的,如果是真的,那么问题就会出现在关键部分上。”
“说。”
“调查小组的假设,是偷情者利用时间差回返田宅,被田一秀撞见,发生了凶杀悲剧,但在肖盛口中,他根本没有进田宅,在院子里(田家格局先入院再进正门)和田妻汇合后,车子报警器就响了,他受惊吓逃离。”
“然后呢?”
“车子的报警器响就是关键信息点,肖盛跟陈白莲的偷情计划要成功,对时间差的利用很重要,这种情况下的人生出临时退却之意,很正常,毕竟这是在人家丈夫家里,时间有限,但这论述要是真的,他的报警器怎么偏巧会在那个时候响了,是故障?这概率太小,是人为?可那个人是谁,因何就在那个时间点去触动肖盛的车子?那人肯定不会是窃车贼,因为肖盛肯定一下车就直奔田宅院子里,这是可以观察到的连贯过程,没有小偷会主人刚下车就去尝试窃车,也不会是窥伺田宅的贼,人家家的女主人就在院里呢,即便是想吓走肖盛,他因何就能断定肖盛不是这家男主人……这里面的玄妙和分支点,太多了。”
“所以?”
“所以,肖盛确实因偷情试图进入田宅,但这跟凶案是两回事,而他这一折腾,可利用时间差再次缩短,很难又发生其他事的,可11点半摄像头正式生效时,监控到的院子里空无一人,很明显,陈白莲那之前也进门回归了田宅主屋,入屋需要她的配合,所以,有外部犯进入田宅家中的时间空间、可操作性都很小,还是不支持调查小组关于犯案手法的推理部分。”
“嗯,很有道理,可是,既然你觉得报警器的地方很诡异,为何不深化联想一下?”
“如何深化?”
“报警器的临时响起,确实不是故障或盗贼之类触发,而是某个人的刻意为之呢?”
“某个人?刻意为之?”
“不错,那个人之所以那么巧就去动车子,目的正是将肖盛吓走,时间点选得很准,是因为他本来就潜伏在附近,能推断出报警器响会联动出什么结果,是他原本知道肖盛和陈白莲汇合是为着什么——他知道一切,所以能掌控一切。”
“这……不太可能吧?”
“为何说不可能?”
“两个男女间的偷情,怎么可能被第三人掌控计划的细节从而被利用?”
“小良子,不要把世界想得太单线,第一,没有人可保证自己的机密不会被有心者窥探到,这点先不论,第二,这计划排除掉肖盛,还有陈白莲绝对知道。”
“啊?”方良惊了,“你是说那报警器响可能是死者陈白莲的手脚?她怎么可能做得到,又为何那么做——如果想打消计划,直接回绝肖盛不就得了。”
“她当然做不到人等在院子里还去动停在院门外的肖盛的车子,但不妨她告知第三人,或吩咐第三人这么做,而那个第三人,就肯定知道这对儿男女在夜中相会的理由,是知情者。”
方良觉得自己大脑要当机了,呆呆地说:“你不会是说那个人其实是丈夫田一秀吧?”
“呵呵,虽然你看着傻瓜化了,这猜测倒很有意思,不过,一个肖盛的顶头上司,本就对妻子的忠诚怀疑者,有必要这么绕圈子去赶跑偷情人么?我甚至不相信看到妻子和别人私会的那一幕他到底还能不能保持冷静。”
“也对……那你说,那个第三人是谁?”
“可能性之一,是陈白莲的另一位偷情者。”
“什……什么?”
“偷情无关感情,有一个,